賽諾水務專家論壇邀請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愛杰開展專題講座
時間:2019-05-29
來源:賽諾水務
)
5月28日上午,賽諾水務邀請到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愛杰研究員出席專家論壇并以《厭氧水解酸化主導的廢水增效處理技術及思考》為題開展專題講座。賽諾水務總裁張巖崗主持本次論壇并致歡迎詞。賽諾水務在京相關管理人員及技術骨干參加了本次講座。
王愛杰現任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現任高濃度廢水處理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環境微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水協會兩個分會的專家組成員。2018年王愛杰研究員當選國際水協會厭氧專家組管理委員會主席,成為國際水協會厭氧專家組設立以來擔任職務的首位中國學者,同時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編委等。
王愛杰研究員在講座中首先重點解析了當前厭氧水解酸化廢水處理的原理和技術,并研判了相關領域未來的發展形勢。她指出,當前行業研究面臨著工業源毒害性組分的難點問題,對此詳細解讀了厭氧水解、厭氧還原、厭氧增效等微生物脫毒原理過程,并提出微氧調控、硫酸鹽(電子受體)協同去除、施加小幅外電壓提高生物還原力等方法,介紹了厭氧增效處理工藝裝置、復合厭氧水解酸化系統(ABR型-單組件組裝模式及關鍵配套系統、升流式構型-厭氧水解酸化主導的增效處理工藝系統)等成果。
針對工程應用,王愛杰研究員提出要進行系列化標準化的設計,包括配套系統完善化、設備生產規范化、工藝設計標準化,并以制藥、印染、煤化工、農藥等工業園區為例,介紹了基于復合水解酸化過程的優化集成工藝系統。目前,該系統依靠綜合運行成本低、污水毒性減排能力強、系統穩定性好等優勢,在全國已開展20余項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工程,年處理污水量達4.65億噸,COD減排10萬噸,總氮減排2萬噸。隨后,王愛杰研究員介紹了淮安經濟開發區污水廠提標改造、華北制藥集團7-ACA生產線廢水處理、常德(常州)能源化工污水處理、東陽市污水處理廠改造、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廢水處理等典型應用工程。
參加講座的賽諾水務技術人員圍繞硫酸鹽(電子受體)促進水中碳、硫污染物協同去除等問題與王愛杰研究員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交流。
講座結束后,總裁張巖崗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了王愛杰研究員及其團隊的科研及應用水平。張總認為,作為公司“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部署的關鍵環節,本次講座通過多角度、全流程、好案例,精彩生動地把基礎研究和工藝應用緊密結合,為公司帶來了寶貴的研究經驗,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參考。希望賽諾水務與王愛杰研究員團隊雙方能夠以此為良好開端,達成共識,加強合作,深度聯動,共同推動科學研究的工程化和應用化,攜手建立更加緊密的伙伴關系。
作為全球領先的水處理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賽諾水務始終堅持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提升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為目的,在公司上下開展“請進來”和“走出去”能力提升計劃,即一方面聘請外來專家、學者進入公司授課交流,另一方面推動公司技術骨干走到科研機構、伙伴企業、高校、論壇等拓寬視野,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