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布全省所有市縣暴雨強度公式!
2019年11月11日,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蓮花賓館組織召開了由我院和浙江省氣候中心聯合主編的《浙江省暴雨強度計算標準》專家評審會。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北京市氣象災害防御中心、省水利廳及省內多家設計院的國內知名專家參與了會議評審。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趙萍的匯報,并逐條審查條文、說明以及附錄。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標準解決了浙江省暴雨強度計算史上的數據割裂、標準不一的問題,提供的資料完整、規范,符合評審要求;數據資料翔實,內容完整,可操作性強,對提升雨水量計算的準確性,保障排水防澇工程建設的經濟適用性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作為排水工程規劃設計的依據。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評審。標準將在進一步完善后報批發布。
浙江省的暴雨強度公式編制經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杭州、衢州、寧波、余姚自編幾個公式;1999年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9個縣市公式;2008年杭州市規劃局采用年最大值法耿貝爾分布,編制全省69個縣市的暴雨強度公式;2014-2017年浙江省氣候中心根據住房和和城鄉建設部、中國氣象局2014年發布的《城市暴雨公式編制及設計暴雨雨型確定技術導則》編制了浙江省74個縣市的暴雨強度公式四個階段。
08版公式是由浙江省建設廳通過文件形式下發,該公式未能入選2004年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的第二版和2017年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的第三版(仍采用99版公式);而氣象部門發布的2017版公式限于氣象資料的年限,部分建站時間較短的縣市采用了年多個樣法進行編制,同時由于公式由各縣市自行發布,推廣度不夠。由此造成浙江省99版,2008版,2017版多個版本公式并行使用,設計人員無所適從的局面。
本次標準的突破之一在于融合了氣象和水文的數據,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提高了公式編制的科學性。公式修訂比較了幾版公式的差異,并結合雨量的空間分布,以水文和氣象數據進行互校,修正了由于取樣方式不同、站點變動、空間差異造成的公式誤差,明確給出了全省75個縣市區的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
本次標準的突破之二在于繪制了各市、縣(市、區)的空間分布圖。空間分布圖選取30min的典型歷時,采用氣象和水文站點2008至2017年共計十年的最大值,以樣條函數法進行等值線圖繪制,按照鄉(鎮、街道)進行繪制。空間分布圖粗略反映了近年來各市、縣(市、區)的降雨量大小的空間分布情況,各鄉(鎮、街道)的雨水量計算可以據此適當修正。
《浙江省暴雨強度計算標準》為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制的首個暴雨強度計算標準,改變了以往排水防澇工程規模計算無據可依的現狀,為全省廣大規劃設計人員提供了標準依據。
轉載:給排水領域,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作者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