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政府批復《徐州市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
3月13日,徐州市政府批復了《徐州市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2019—2021年)》(以下簡稱《方案》)。
目前,徐州城市污水處理現狀是什么,存在哪些問題?《方案》的實施對我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有哪些作用?徐報融媒記者專訪了徐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現狀污水處理效能較低
近年來,隨著我市加大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投入,市區的污水處理能力逐步提高,總處理能力達68.5萬噸/日,建成區基本消除了黑臭河道,城市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但市區污水處理系統仍存在薄弱環節,主要是管網運行時間長,損壞滲漏、外水排入現象較重;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區域污水管網未全覆蓋等等,導致徐州市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雖然已達95%以上,但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水處理效能仍較低。
■目標
補齊污水處理短板
根據《方案》,徐州市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程總投資約76億元。《方案》主要包括黑臭水體治理、排水口治理、污水處理效能、機制管理等。
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到2020年底,市區建成區奎河、故黃河、玉帶河、丁萬河、徐運新河等主要河道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到2021年底,市區建成區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
排水口治理目標:到2021年底,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統溢流污染,市區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污水處理效能目標:到2021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2018年提高10%以上;新城區污水處理廠、西區污水處理廠、丁萬河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較2018年提高70%以上,其余7座污水處理廠提高10%以上。
機制管理目標:到2021年底,理順排水建管機制,建立完善污水管網排查修復及管理機制,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效能。
■亮點
重點任務關切民生
《方案》重點任務與民生息息相關。
污水管網建設與修復方面,消除管網空白區。根據空白區位置特征、范圍大小,結合城市拆遷建設計劃等分類制定技術方案和對策,消除市區范圍內共13個管網空白區。消除污水直排口,目前市區直排污水口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區域,結合城市拆遷建設、河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老小區改造系統消除。包含工程有:排水戶調查工程、市區奎河整治工程、子房河綜合整治續建工程、雨污分流工程及老小區改造工程。管網排查與改造修復,按照“輕重緩急,做一片成一片”的原則,分片推進徐州市管網排查與改造修復。
廠站能力建設與提升方面,污水處理廠擴建,按照規劃,對現狀負荷率高的7座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共新增規模24萬噸/日;新建6座污水提升泵站,改造袁橋污水提升泵站;為解決管道清淤污泥處置問題,擬在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建設管道清淤污泥處理設施一座,并配套建設污泥堆場。
■要點
公眾參與社會共治
《方案》明確各地人民政府負責所管轄污水處理系統的提質增效工作,要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充分發揮河長、湖長作用,強化責任落實。市水務局牽頭,統籌全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多措并舉、高效有力的協調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單位,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各項保障和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基礎上,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城市污水處理廠向公眾開放,設立公眾舉報平臺,鼓勵群眾對城鎮違法排污行為等進行監督和舉報,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積極營造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通過實施《方案》,將加快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大力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盡快實現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鞏固我市水環境治理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章來源:中國徐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