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說說你可能不知道的海水淡化
來源 :海洋中國 企鵝號
3月22日,世界水日。
水是生命之源,
是維系生命的基本要素。
地球雖然有
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為水所覆蓋,
但在全球水資源中,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量,
僅占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零點二六。
海水淡化作為海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
已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海水淡化的原理源于大自然。
在太陽的照射下,
海水蒸發,
通過雨雪露云霜霧的形式,
變為淡水,
灑落大地 滋養生靈。
仿造大自然的循環蒸發,
科學家模擬了自然界中,
這種淡水生產機理。
通過科學技術讓海水也變化成,
潔凈 、味甘、 清冽的純凈之水,
流進尋常百姓家。
目前,
海水淡化領域的主流技術
有熱法和膜法。
熱法是利用水蒸氣冷凝的原理,
進行海水淡化。
熱法淡化海水主要有
多級閃蒸和低溫多效兩種方法。
多級閃蒸是將海水預處理后加熱,
引入在高溫下,
飽和蒸氣壓壓力低于海水的閃蒸室內。
降壓后,
一部分海水以閃電般的速度,
蒸發遇冷 變成淡水。
另一部分海水進入壓力更低的閃蒸室,
重復過程,
多個閃蒸室串聯起來,
便可連續產生淡水。
低溫多效是把加熱蒸汽,
引入第一效蒸發器管內,
與管外海水進行熱交換冷凝成水。
管外海水產生的二次蒸汽,
進入第二個蒸發器管內,
加熱下一個蒸發器內的海水,
循環重復,
直到連續產生淡水。
膜法主要使用反滲透技術,
利用反滲透膜的分離作用淡化海水。
就是將海水預處理后用高壓泵施壓,
使海水中的水分子透過膜滲出,
而鹽及其他物質被擋在膜外,
產生淡水。
通過淡化技術獲得的淡化水各項
水質指標均達到甚至優于我國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很多國家如阿聯酋、
科威特以及北非、歐洲、中北美洲、
東南亞等地區部分國家,
都在通過海水淡化的方式,
向民眾提供飲用水。
其中沙特阿拉伯、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馬爾代夫等國家,
幾乎完全依賴于海水淡化水。
這么優質的淡化水,
價格也很親民,
它的成本主要是由電力、
膜更換費用、
固定資產折舊費、
化學藥品消耗、
人工費等構成。
每噸水成本價
只有四到六元人民幣。
接近于目前的自來水成本。
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
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
和運行水平的不斷提高,
海水淡化成本將會更加實惠優惠。
海水淡化過程源于自然,
產品水飲用安全,
價格實惠,
是人類解決水資源危機,ll
實現水資源開源增量的重要技術,
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來 源: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國家海水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