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增多條海綿路,海綿城市何時到來?時間表是這樣的
來源 :青城新事
彩色的,可以吸水……最近,呼和浩特火車東站、鄂爾多斯東街天和公寓門前、水上公園北街人行道等多條道路,從普遍路面改造為海綿路。今天,我們來到賽罕區天和公寓樓門前,這里剛剛完成了海綿路的建設。比起過去的坑洼不平,改造后的海綿路,看起來非常美觀。

一、海綿路和普通路有何區別
如何去區分海綿路和普通路,其實看顏色就可以,海綿路是彩色,普通路是灰色。在這里我們看到,海綿路的磚塊有黃色和紅色兩種顏色,且磚塊上有很多細眼,方便水滲入。而普通路面一般為灰色狀,磚塊上細眼較少。
海綿路和普通路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海綿路,是一種像海綿一樣,能將地面積水迅速吸收的新型路面。它使用“透水性路面材料”,可以緩解“積水浸街”現象,遠期可實現城市雨水的有效收集與利用。而普通路面僅僅是硬化的作用,無法吸收雨水。

據了解,德國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在城市、鄉村鋪設透水性馬路,日本東京也已經有8.3%的人行道采用了透水柏油路面。在我國,這種海綿路已經在很多城市開始應用,綜合利用效果顯著。這種路面的建設成本,比普通路面略貴。
從呼和浩特來看,海綿道路的建設也已經很多年了,例如新華大街兩側的彩色人行道、絲綢之路公園等,馬路上彩色的人行道、街邊綠地彩色的步行道都是采用透水水泥加碎石進行鋪設。

二、除了海綿路,呼和浩特還有很多海綿公園
除了海綿路外,呼和浩特還建設了很多海綿公園,走進草原絲綢之路公園、成吉思汗公園、敕勒川公園,我們都會看到,這里的道路都是彩色的,也就是海綿路。
這都源于呼和浩特提出的建設海綿城市的目標。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表《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下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2017年,呼和浩特市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草案。

也就是從2017年以來,呼和浩特開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呼和浩特做了哪些工作?
從一些公園里,我們可以看到樣板。
1、公園的透水路面;
2、透水鋪裝停車場;
3、透水混凝土園路
4、下沉式廣場
5、雨水管(渠)建設改造
6、水體,透露路面吸收的雨水匯入綠地或水體中。

三、海綿城市何時到來?
從目前來看,呼和浩特在海綿城市的推進上,并不算快。主要還是應用在公園和少數人行便道等少部分地方,推進過程也肯定是難點重重。
作為缺水城市,呼和浩特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非常必要。海綿城市何時能到來?從全國來看,各地推進情況也較為緩慢。近期,江南、華南等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很多一線城市內澇的情況依然比較嚴重。
而一次次的暴雨,都在一次一次呼喚海綿城市的到來。

內蒙古自治區曾出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意見》,也給出了全區建設“海綿城市”的時間表:
1、到2017年底,完成“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和三年滾動建設計劃;
2、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全面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體林地田等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
3、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具備條件的旗縣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所以,海綿城市,也許會在2030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