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短板弱項,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研究制定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在污泥濃縮、調理和脫水等減量化處理的基礎上,根據污泥產生量和泥質,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選擇適宜的處理技術路線。
在9月11-13日由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水污染防治裝備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污泥技術裝備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對《方案》劃重點,作進一步解讀。
趙鵬高指出,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要納入本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進設施能力建設。縣城和建制鎮可統籌考慮集中處理,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場填埋。東部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區大中型城市,加快壓減污泥填埋規模,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大中城市鼓勵采用生物質利用+焚燒的處理模式,將垃圾焚燒發電廠、燃煤電廠、水泥窯等協同處置方式作為污泥處理的補充。
此外,趙鵬高還強調,推廣生活污泥焚燒灰渣作為建材原料加以利用,鼓勵采用厭氧消化、好氧發酵等方式處理污泥,經無害化處理符合相關標準后用以土壤改良、荒地造林、苗木園林綠化和農業利用。
“有水處理的的地方就有污泥產生。污泥不僅僅來自生活污水處理廠,還有工業廢水處理廠。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污水產生量越來越大,污泥也隨之越來越多。”趙鵬高表示,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的難點。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必須要有技術、裝備作為支撐,而我國污泥處理技術裝備仍很薄弱,應該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短板,需要業內共同努力推動相關工作。此次召開第六屆污泥技術裝備研討會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希望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作為環保裝備企業的“娘家”繼續發揮好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中國環保事業美麗中國作出巨大貢獻。
免責聲明
本站行業新聞資訊欄目所提供的內容有部分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并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所轉載的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站內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圖片資源或是網上搜集或是由網友提供,若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或個人的知識產權或權益,敬請來信來電通知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標簽: 發改委,污泥處理,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