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1月10日電 山東是北方嚴重缺水地區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水資源短缺是山東省的基本省情,也是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涌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制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近日,由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旅游報等組成的媒體采風團一行來到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科技公司進行考察采風活動,至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百發公司)現場考察、座談。

一行人參觀考察了青島百發公司的兩個取水泵站PS1和PS2,海水輸水管道,超濾反滲透車間,礦化后處理系統,清水池及產品水泵房等海水淡化設備,全面了解了海水淡化項目包括取水工程,預處理,反滲透和后處理等主要工藝流程以及一系列先進技術,公司采用的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因其投資節省、能耗降低、建造周期短、脫鹽率高、能量回收效率高等諸多優勢成為近年來海水淡化的主導技術。

在座談會上,中國旅游報山東記者站站長馮維國表示,2020年8月15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本次媒體團采風活動將緊緊圍繞海水淡化規劃和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和宣傳,不僅是響應山東省海洋局對宣傳推廣海水淡化的號召,更是向普通大眾深入介紹山東嚴重缺水情況,并為海水淡化提升接受度的良好契機。

青島水務海水淡化科技公司副總經理于崇濤表示,對媒體一行到來表示歡迎,并對公司運營情況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公司在海水淡化設施運營管理和設計建設能力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建設運營百發海水淡化項目和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2個10萬立方米/日規模海水淡化項目,2個項目的產能約占山東省海水淡化總產能的三分之二、全國總產能的六分之一。公司發揮海水淡化主產業的帶動作用,積極延長產業鏈,不斷拓展業務,更好地促進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公司聯合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凈水技術有限公司及上海聯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建青水津膜公司,建設過濾膜成品組裝產業化基地、海水淡化膜處理裝備基地及水處理系統裝備制造基地。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公司致力于推動規模化海水淡化應用,希望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投資成本,通過延長海水淡化上下游產業鏈(例如建設自備電廠、濃鹽水綜合利用項目)降低制水成本、增加經濟收益。產業的發展將促進技術的進步,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提高設備國產化率,從而進一步促進海水淡化應用,形成良性循環,創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據青島百發運營主管吳成志介紹,青島百發隸屬于青島水務集團海淡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海水淡化處理的高科技企業,專業從事海水淡化工程的設計、建設、運營和專業化服務。百發海水淡化項目2014年取得衛生許可證,是全國首家獲得衛生許可證的海水淡化企業;2017年單日產水量達到10.5萬立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個實現滿負荷運行的十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目前項目穩定生產淡水6-8萬立方米/日,主要用于市政供水及工業直供,為緩解青島市水資源短缺做出了積極貢獻。青島百發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海水淡化和水處理領域建設運營者、實踐者和組織者。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秉承先進的經營理念,不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建設半島藍色經濟添磚加瓦,作出應有的貢獻。

海水是水資源的重要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山東作為海洋大省,破解水資源這一最大的剛性約束,海水淡化不僅具有顯著的優勢,而且對保護水系生態,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力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將加速山東省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化、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