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浙江“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戰略的先行者,是浙江第一家省校共建新型創新載體。省校共建研究院,立足市場需求,實行企業化管理,是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開創性探索和生動實踐。多年來,在省校雙方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逐步成長為清華大學重要的產學研試驗平臺和成果轉化基地,以及國內一流的新型創新載體,發展成績及省校合作成果獲得習近平總書記批示肯定。研究院首創的“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協同創新理念為深化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協同創新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示范作用。
目前,研究院在生命健康、數字創意、信息技術、生態環境等關鍵領域設立50多個創新研發平臺,建成了6家國家級、省級重點創新平臺,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第一批示范工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2家省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以及科學家在線、科技母基金、科技保險、海納英才支持計劃等一系列綜合創新服務平臺,還在美、英、德、澳等國建立了9家離岸孵化器,組織承辦11屆“海外學子浙江行”招才引智活動。累計為浙江引進培育超過700位海外高層次人才,近400人入選“雙千”“雙萬”及各地人才計劃;孵化高科技企業1000余家,約10%入選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年貢獻稅收超過10億元;承擔縱橫向科技項目總計800余項,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科技獎勵100余項,科技服務網絡覆蓋長三角區域的50多個縣市區,年服務企業過萬家;參與管理基金總規模超過75億元,投資的子基金總規模超過100億元。此外,匯聚推動國內首批酶學標準物質、打破國際壟斷的鹵化丁基橡膠項目、國際領先柔性電子技術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的VR/AR產業化項目、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重大創新成果落地
辦院宗旨
以清華大學科技、人才為依托,立足浙江,面向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國務院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為契機,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為更好地發揮清華大學服務社會職能,推動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辦院方針
堅持科技研究,堅持產業發展。
發展定位
省校合作的橋梁,人才培養的搖籃,科技創新的平臺,成果轉化的基地。
發展模式
“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北斗七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