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星期二)上午10:00,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是發布會要點: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王善成:正在編制《“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會同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工作落實,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主要工作歸納為六個方面。
一是加強法律規劃政策制度建設,強化頂層設計。法律方面,加快推進長江保護法治進程,推動長江保護法順利頒布,實現了長江大保護有法可依。規劃方面,注重規劃引領,構建“1+N”規劃體系,深入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制定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等多個專項規劃。目前,正在編制《“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政策方面,建立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強化對產業發展、區域開發、岸線利用的分類管控。出臺《關于完善長江經濟帶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的指導意見》,有效促進沿江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健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積極構建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關系。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建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的工作機制,連續三年組織拍攝《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了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作為重要工作抓手,緊盯問題清單,實行臺賬管理,組織開展督促檢查、調研評估和“回頭看”,生態環境部將警示片披露問題納入中央環保督察重點督辦,通過推動問題整改,強化舉一反三、系統治理,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三是注重標本兼治,深入推進污染防治“4+1”工程。在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的同時,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針對造成污染的主要方面和重點領域,立足于治本,分門別類實施水污染治理“4+1”工程,即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礦庫污染治理,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夯實污染防治基礎,通過從源頭上加強治理,減少污染存量、控制污染增量,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四是實施綜合治理,強化系統保護修復。加強山水林田湖草各類生態要素協同聯動、協同治理,采取綜合措施,整體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相關部門開展了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磷”(磷礦、磷化工企業和磷石膏庫)污染治理、小水電清理整改、非法碼頭和非法采砂專項整治等一系列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扎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實施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河湖濕地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生態系統治理工程,加快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
五是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著力推進長江經濟帶在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大力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推動沿江重化工業轉型升級。支持上海崇明、湖北武漢、重慶廣陽島、江西九江、湖南岳陽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支持浙江麗水、江西撫州開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積極推進赤水河流域、三峽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六是強化工作合力,推動工作落實。堅持全域“一盤棋”思想,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統籌協調、督查督辦,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有關部門有效履行行業管理職責,強化對地方的指導,推動相關工作深入開展。沿江省市逐級傳導壓力,細化分解重點任務,強化工作任務落實。同時,注重發揮三峽集團、中節能集團等央企的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骨干主力和主體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長江經濟帶的支持力度。
王善成:加快化工企業搬改關轉
在長江大保護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下一步領導小組辦公室緊盯這些問題和問題成因,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建立長效機制,力求根本上來解決各類問題。
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責任落實。堅持教育培訓與廣泛宣傳相結合,典型示范與案例警示相結合,鼓勵獎勵和嚴格懲處相結合,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樹牢“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意識,暢通責任和壓力傳導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打牢基礎,提升治理能力。堅持標本兼治,持續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推動沿江省市不斷鞏固提升治理成效,夯實保護修復基礎。
三是創新轉型,加快綠色發展。推動以化工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化工企業搬改關轉,開展技術改造,提升設備和工藝水平。鼓勵和支持沿江省市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
四是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執法。認真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推動出臺相關配套法規規章。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公益訴訟司法銜接,強化部門間聯合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肆意破壞環境、偷排直排、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及時向社會公布案件處理結果,形成有力震懾。
在此基礎上,準確把握規律,科學確定目標,立足當下、常抓不懈,持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力爭早日實現從水質逐步好轉的量變到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的質變,真正走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