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屆)固廢資源化年會召開
以“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固廢資源化年會暨首屆先進適用技術與工藝裝備展近日在浙江杭州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中國新型建材設計研究院院長程華為年會開幕式致辭。他指出,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求,并聚焦煤矸石、尾礦、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和農作物秸稈等7類大宗固廢,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綠色發展為核心,以綠色、高效、高質、高值、規模化利用為重點,對“十四五”時期推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系統安排。此次會議旨在依照《指導意見》及相關政策指引,拓寬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途徑和應用領域,擴大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規模,研討砂源替代材料生產及應用技術,為固廢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考與新認識。
會上,原國務院參事、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蔣明麟作《固廢資源化與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主題報告。他表示,固廢資源化產業屬于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產業,是我國工業體系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因此固廢資源化產業的發展也需遵照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要求。相關單位及企業應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從各地實際出發,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為動力,從供應鏈、生產鏈、流通鏈、消費鏈等全方位加以解決,真正使固廢資源化成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有利舉措,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作出應有貢獻。
工信部節能司原副巡視員、工業固廢應用技術專委會理事長黃建忠發表講話。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資源綜合利用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不斷完善法規政策、強化科技支撐、健全標準規范,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壯大,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十三五”期間,累計綜合利用各類大宗工業固廢約130億噸,減少占用土地超過100萬畝,為市場提供了大量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對緩解我國部分原材料緊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黃建忠指出,目前,我國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依然薄弱,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大宗固廢仍將面臨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綜合利用產品附加值低的嚴峻挑戰。接下來固廢綜合利用工作的開展,需著重圍繞以下3方面積極推進。首先,需大力宣傳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重要意義,提高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充分認識工業固廢處置對于生態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其次,堅持規模化利用與高值化利用相結合、消化存量與控制增量相結合、突出重點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相結合的思路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再次,需定位好“十四五”期間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重點領域,不斷提高各類固廢資源利用質量、擴大資源化利用規模。
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工業固廢應用技術專委會秘書長、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固廢利用研究中心主任秦文臻作《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度工作計劃》工作報告。他表示,2020年,固廢綜合利用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各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2021年,對照“十四五”規劃的新目標、新愿景和新要求,固廢綜合利用行產業將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還舉行了利廢新材料技術中心、利廢新材料中試基地授牌儀式,以及利廢新材料“示范企業”“領軍人物”“杰出人物”“推廣品牌”頒獎儀式。會議同期舉辦了工業副產石膏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和砂源替代材料生產應用技術研討會,相關專家及企業代表從多角度、多領域剖析了工業副產石膏高附加值綜合利用和固廢制備砂源替代材料綜合利用技術及產業發展。
中國建材報記者:張玲玲
責編:孔文雄 劉璇
校對:張健
監審:張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