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信集團入主之后 天地人的變與不變
時間:2022-03-2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趙利偉
2021年11月,山東省國有資本投融資平臺魯信集團旗下山東省投資有限公司和國內A股上市公司魯信創投共同斥資收購北京天地人環?萍加邢薰,這是其近年來在生態環保領域繼投資中自環保、惠城環保、冠中生態等一批行業內企業之后投資布局的又一重要動作,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天地人成立于2002年,專業從事高濃度廢水處理和特殊物料分離,是國內碟管式膜技術開發與應用領域成立較早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目前,天地人掌握有多項水處理核心技術,在全國工程業績達四百多個,尤其在高難度工業廢水和垃圾滲濾液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如今,在重磅國有資本加持下,天地人未來走向如何?其與新的控股方魯信集團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日前,北京天地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濤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結合行業脈絡和公司自身發展給出了答案。
北京天地人環?萍加邢薰究偨浝碇x濤
高質量時代 技術創新仍是王道
“任何一個產業都離不開國家的宏觀政策,任何一個公司也都離不開所處產業的發展狀況。”在謝濤看來,談企業的發展一定要結合產業和經濟政策等宏觀背景。
2000年以后,中國環境產業呈現出了快速的超常規發展,行業經歷了兩次大的浪潮,一次是在市政污水領域,在全國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浪潮中催生了一批業界耳熟能詳的企業,如:桑德、碧水源、北控、首創等等;第二次是在垃圾焚燒領域,伴隨著國內垃圾焚燒廠的快速布局與投建,固廢板塊出現了光大、綠色動力、康恒等龍頭企業。這些企業趕上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紅利,回看他們過去的發展路徑,大多還是以規模論英雄。
其實不止環境產業, 往前數20年,國內大多行業都經歷了類似的大發展,享受著發展的紅利,房地產、互聯網等行業均是如此。如今,伴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宏觀政策在變,資本市場也在變,未來各行各業都不能再拼規模、拼資產,環保產業亦是如此,也要經歷從量到質的改變。
一方面政府融資利息低了,同時投資收益率也低了,企業再拼命融資多拿項目的時代已經過去;另一方面市場新增項目空間也已見頂,經過二十多年的治理,市政污水、垃圾焚燒、大氣的脫硫脫硝等傳統領域的環保市場已基本飽和,但我們的生態環境離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還有一定差距,中國對水處理技術,對污染物(廢棄物)資源化有著迫切需求,環保企業所能提供的治理技術與市場需求之間仍存在很大差距。
從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人口負增長的巨大壓力,雙碳目標下我國資源限制越來越接近上限;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貿易戰影響仍在持續,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讓我們面臨不少挑戰。未來,中國的發展只能是尋求更高質量的發展,如何在諸多資源限制下尋求最優解?其答案只有兩條,一是綠色發展,二是科技創新。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科技創新則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環保的需求還是很大。市政污水排放達標了,但工業污水、地下水、生態修復方面問題依然存在,而且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謝濤表示。隨著環保治理開始走向攻堅克難的深水區,未來污染防治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
據此,謝濤認為,環保行業的公司將分化成兩類企業:一類是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類企業,以投資運營為主;一類是技術性企業,以產品和服務為主。未來技術創新的企業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資本賦能 牢牢把握工業水處理“先發”優勢
隨著環保政策由總量控制轉向質量提升,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21年12月29日,國家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多家企業開始發力工業水處理。“但真正能拿到項目的沒有幾家。”謝濤表示,“現有技術能做的大部分已做完了,新增工業水項目一定要帶著新技術,沒有新技術,很難拿到項目,除非拼價格。”
對此,謝濤有著十分清晰的判斷:當前的工業廢水項目面臨技術限制,都有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和技術創新的迫切需求;這些項目所屬的產業都是代表中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大都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競爭優勢或者資源限制,比如蘋果、華為等全球先進的電子產品供應商都要求旗下的零部件廠商體系做到零排放,其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市場機會;這些項目目前還沒有大的環保公司做系統性深入研究或發現,目前還存在“先手”的機會。
那么,自2017年起便將高濃廢水處理作為主要戰略領域的天地人,將如何把握先發優勢,加快布局工業廢水業務板塊?
在謝濤看來,工業廢水所謂的“先發”,實際上就是研發。工業廢水領域涉及門類眾多,市場容量很大,同時工業水處理基本上每個細分行業都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處理技術方案,每一項目又要有不同的工藝設計,技術壁壘很高,這對企業的技術核心能力、運營能力和專業性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圍繞工業水零排放處理的難點和痛點,天地人展開了新一輪的技術研發,開發了DTLRO/DTLNF大通道抗污染卷式膜技術為代表的多項水處理核心技術。技術的領先為天地人帶來了大量制藥、焦化、煤化工等領域的成功項目案例。憑借自身在工業水零排放處理領域、滲濾液全量化處理領域的獨特優勢及業務能力,天地人吸引了多家資本的關注,最后與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信集團”)成功牽手。據了解,魯信集團初創于1987年,是山東省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金融企業,也是重要的投融資主體和資產管理平臺,以金融投資和資產管理為主,兼顧基礎設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運營,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現代金融控股集團。
近年來,魯信集團在生態環保領域投資布局了很多環保項目,不斷挖掘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謝濤介紹,魯信集團此次對天地人的投資控股,也是希望把天地人作為其在環保領域投資的“前哨”和“主線”,以此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不斷收并購,形成一個環保產業群。
“魯信入主后,將繼續揚天地人創新基因之所長,把天地人做成一家技術優勢非常領先的企業,通過質帶動量的發展。” 謝濤談道,“奠定天地人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比什么都重要,魯信集團對于這一點是有戰略定力和戰略眼光的。”
作為山東省十大創新工程的支持單位,魯信集團將天地人提出的多個科研領域課題寫入了集團重點工作計劃表,并將天地人作為課題研發、科技創新的平臺。在控股方的大力支持下,天地人成立了專門的環保技術研究院,將大部分利潤投入研發,控股方魯信集團則將其利潤指標和科研指標分配同等比重進行考核,將技術創新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魯信集團對天地人的賦能,也讓對于技術追求近乎偏執的天地人更加堅定不移地發展新技術。2021年,天地人憑借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需求、拓展潛力等多方面優勢,成功入選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下一步,天地人將繼續圍繞產業需求,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在專注的領域做到極致。
以實干求生存 以創新謀發展
天地人現有員工500余人,其中司齡在10年以上的老員工就有50多個,在深耕環保治理的這些年,天地人凝聚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環保產業人才,打造了一支穩定、合作、高效的團隊。
從2011年到2021年,天地人經歷了三次控股方的更換,但公司依然保持團隊穩定和公司發展。謝濤認為,這要歸結于天地人對客戶的理解、對技術的理解和有一個過硬的團隊。
首先天地人是一家堅持干實事的公司,目前,天地人在建及投產項目達400多個,業務領域廣,涵蓋工業濃鹽水、制藥廢水、中水回用、分鹽及資源化再生利用、滲濾液處理等多個領域,其中多項精品工程獲國家部委表彰。謝濤表示。天地人對待市場的態度是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無論是在工業廢水領域還是在垃圾滲濾液領域天地人都保持著為效果負責的初心,為客戶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其次,創新始終是天地人不變的課題,從商業模式創新到技術研發創新,天地人始終以創新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截止目前,天地人已掌握有DTRO/DTNF碟管式膜技術、DTLRO/DTLNF大通道抗污染卷式膜技術、WEDR廢熱高效干燥反應器處理技術、MBR、DTZ零排放、高級氧化、高壓納濾、MF微濾、UF超濾、物料分離、腐殖酸提取等多項水處理核心技術。謝濤把天地人形容為“窮孩子”,他說, “活下去就是我們的信念,維持現金流不斷,想辦法做技術創新,天地人一路走來核心就在于自強。”
再有,團隊文化也很關鍵。在謝濤看來,公司是股東的,更是廣大員工共同的家。一個企業要有它的社會責任,而最大的責任就是讓公司存續下去,讓員工有飯吃,這是最樸素的道理。天地人正是以“比天更廣闊比地更深厚”的胸懷,塑造著自身充滿正氣的企業文化,對外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對內追求天時、地利、人和。
談起對業務布局的思考,謝濤指出,天地人將守好垃圾滲濾液存量市場,重點發力工業廢水處理市場,在方向上,聚焦高鹽、高糖、高COD等高濃度廢水以及難降解水的技術研發,也會堅定不移地走環保治理與資源化并舉的道路。
可以預見,獲得強大資本力量加持的天地人,定會積極發揮企業專業技術和魯信集團的資本優勢,在“專精特新”領域深耕細作,通過技術創新變革和市場資源整合,逐步提升企業在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和效益創造力,為環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