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8日是第35屆“中國水周”。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千百年來,人類社會傍水而居,生生不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全面協調水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科學配置、合理利用水資源,推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全面實行河長制、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探索黃河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戰略舉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中明確指出:“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治水對民族發展和國家興盛的重要意義,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為我們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數十年來,華北院肩負“讓城鄉更美好”的使命,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完成“南水北調”“引灤入津”等一大批國家戰略項目,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號召,服務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大保護戰略、黃河流域治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堅決落實國家戰略,爭當表率走在前列。
中國水周--守護綠水青山聚焦華北院水項目 |
2022年3月21日 |
3月22日-28日是第35屆“中國水周”。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千百年來,人類社會傍水而居,生生不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全面協調水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科學配置、合理利用水資源,推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全面實行河長制、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探索黃河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戰略舉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中明確指出:“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治水對民族發展和國家興盛的重要意義,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為我們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