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利用 變廢為寶播報文章
來源:金臺資訊 人民網精選資訊官方帳號
春日的陽光下,山坳青青、綠樹掩映,一株株嫩綠的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這里是位于南昌經開區蛟橋鎮境內的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其前身為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如今,經過土壤回填、生態修復等改造,這里已變身為生態綠地。
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庫區面積980畝,是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場所,自1997年投入運營使用。曾經,由于傳統衛生填埋方式的局限性、后端設施處理能力不足,加上周邊居民區、大學城的快速發展,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異味擾民和滲濾液溢流成為最為突出的環保問題之一,特別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以來,圍繞麥園的環保投訴占南昌市投訴總量的一半以上。
痛定思痛,南昌主動改變思路。為強化對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治理力度,理順管理機制體制,2015年,南昌正式將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資產移交至南昌水業集團進行運營管理。接管之后,南昌水業集團提出了打造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構想,以環保突出問題整改為抓手,累計投入20余億元,從固態、液態、氣態三個維度化解垃圾污染。
在固態垃圾方面,南昌投資13.72億元,建成年處理量100萬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2021年6月實現了南昌市生活垃圾零填埋;投資3.5億元,新建日處理餐飲垃圾200噸、廚余垃圾100噸、地溝油30噸的第二餐廚垃圾處理廠,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在滲濾液方面,南昌投資約2.5億元,建成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滲濾液1000立方米、濃縮液400立方米的滲濾液及濃縮液處理廠,解決滲濾液調節池滿溢現象和濃縮液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投資約1.5億元建設滲濾液應急處理設施,日處理2800立方米的滲濾液應急處理設施,以及日處理420立方米的濃縮液處理項目,實現滲濾液應急處理全量化,滲濾液處理能力大幅提升。
在廢氣方面,南昌在垃圾填埋場周圍建成沼氣收集處置設施,日收集填埋氣11萬立方米,每年利用填埋氣發電5100萬千瓦時,不僅消除了園區安全隱患,還減少有害氣體的外溢,實現碳減排的同時提高了園區空氣質量。
在全方位、立體化治理的同時,為進一步保障環境問題不再反復,南昌水業集團抽調21人成立工作專班,進駐南昌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實行24小時值守。這個曾因異味困擾周邊市民的垃圾填埋場,一改往日臟亂差、污穢臭的形象,徹底改頭換面,并于2021年底完成整改銷號。
銷號僅僅是治理的第一步,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雛形也日趨清晰。去年,產業園的洪城康恒、洪源環境、綠源環境、環保能源實現總營收4.79億元。其中焚燒垃圾發電廠發電4.5億千瓦時,2020年,該項目入選全國煙氣減排控制能力企業50強。
如今,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從城市“污點”華麗轉身成為“亮點”,不僅成為省級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還是南昌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作為全省難啃的污染“硬骨頭”之一,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美麗蝶變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啟“美麗江西”建設新征程的一個縮影。
去年,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四年提升,且從83.6%上升到89.85%,提高6.25個百分點,升幅明顯。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取得了四個“重大突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6.1%,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突破了95%;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市縣兩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實現歷史性突破;贛江干流33個斷面全面達到Ⅱ類,實現贛江干流水質類別突破。
今年2月,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繼續向好,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8.4%,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3%,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4個百分點。(記者 陳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