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循環利用新路徑,海淀經驗值得借鑒
來源: 千龍網
近日,隨著上莊片區補水及循環工程完成并全線通水,北京市海淀區6大生態循環補水網絡全部建成,41條河渠實現生態補水,基本形成了互聯互通、親水宜居、水城協調的水生態格局。海淀區積極探索水資源循環利用,為環境改善、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以及綠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加大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力度,對一些受污染的河流、湖泊進行生態修復。利用再生水補充水體,改善水質,并恢復水中生物的生存環境。在水域周邊種植水生植物,建設生態護岸,提高水域的自身潔凈能力。對河流進行生態修復后,河水變得清澈見底,魚蝦等水域生物重新出現,周邊河渠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水資源循環利用為海淀區增添了許多漂亮的水域景觀,如公園中的人工湖、噴泉等,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還提升了城市的品質和形象,綠色的植被和清澈的水域,為城市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活力。清澈的河流、美麗的湖泊、優美的濱水休閑空間,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居民可以在水邊散步、釣魚、劃船等,感受水的靈動與美麗,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水資源循環利用能有效減少污水排放并降低水污染的程度。通過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祛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避免了其對環境的污染。海淀區還積極推廣雨水收集系統,在建筑物、小區、學校等場所建設雨水收集設施,將雨水進行收集、儲存和凈化處理。這些雨水可用于沖廁、洗車、灌溉等非飲用水用途。雨水收集和利用也減少了雨水徑流對地面的沖刷,降低了面源污染的風險。
水資源循環利用是實現水資源節約的重要途徑。通過采用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進行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等,海淀區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對新鮮水資源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有利于水資源緊張的局面,促進區域的綠色發展。
海淀區水資源循環利用,為改善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海淀區應繼續加大對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斷推陳出新,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為建設美麗海淀、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開辟新路徑。(王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