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共十三章41節。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土壤、地下水、農村牧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世德出席并講話。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共十三章41節。
其中,黃河流域:以水生態環境全面、整體性保護為目標,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四水四定”,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開展主要支流、湖泊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針對都斯兔河、大黑河、四道沙河等6條支流及哈素海分別提出保護治理的任務、措施。
松花江流域:開展源頭水保護、河濱帶天然濕地修復,開展大型灌區退水治理,加強城鎮、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針對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嫩江、綽爾河等8條河流提出保護治理的任務、措施。
西遼河流域:實施地下水超采區治理、高效節水灌溉、引綽濟遼等工程,嚴控農田灌溉面積和用水量,因地制宜使斷流河段逐步實現“有水”目標;針對西遼河、老哈河、西拉木倫河等6條河流分別提出保護治理的任務、措施。
海河流域:加強灤河上游優良水體保護;抓好飲馬河治理,強化城市控源截污和污水處理設施精細化管控。
西北諸河流域:保持額濟納河等優良水體水質穩定,推進錫林河面源治理和生態保護;深入開展內陸湖泊保護與治理。
趙世德向介紹,近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水利廳、農牧廳、鄉村振興局共同印發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土壤、地下水、農村牧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期間我區土壤、地下水、農村牧區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該《規劃》共九章27節。記者留意到在第五章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規劃》從建立地下水環境管理體系,加強污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和修復,加強地下水型飲用水源保護3部分提出具體任務和措施。
其中,建立地下水環境管理體系部分提出持續推進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到2025年,完成全區地下水環境狀況“一張圖”;以鄂爾多斯市、包頭市2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為試點,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區管理,到2023年,完成全區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區劃分。
加強污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和修復部分,提出落實地下水防滲和監測措施,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周邊地下水環境監督性監測,選取10家企業實施防滲改造試點工程。加強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部分,提出強化縣級以上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開展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補給區劃定,防范傍河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