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如何升級?聽聽這20多位專家、企業代表怎么說
時間:2022-09-30 09:2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徐冰冰
2022年秋,E20環境平臺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共同舉辦環境產業“領跑者”主題系列沙龍。9月23日,第二期沙龍——“如何以‘領跑者’標準驅動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升級”在E20環境平臺舉辦。
本期沙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沙龍圍繞以下四大議題展開討論:1、從行業高質量發展出發,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產品升級方向在哪?2、有哪些成熟的技術工藝路線、裝備能夠支撐本細分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有哪些終端產品?3、如何借助“領跑者”標準固化與識別已形成的優秀服務與產品?4、中標院、E20環境平臺和眾多環境企業三方如何攜手搭建環境產業的“領跑者”標準體系?
為了推動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標準化工作,E20環境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聯合成立了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攜手推進和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工作。
2022年秋,E20環境平臺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共同舉辦環境產業“領跑者”主題系列沙龍。9月23日,第二期沙龍——“如何以‘領跑者’標準驅動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升級”在E20環境平臺舉辦。
本期沙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沙龍圍繞以下四大議題展開討論:1、從行業高質量發展出發,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產品升級方向在哪?2、有哪些成熟的技術工藝路線、裝備能夠支撐本細分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有哪些終端產品?3、如何借助“領跑者”標準固化與識別已形成的優秀服務與產品?4、中標院、E20環境平臺和眾多環境企業三方如何攜手搭建環境產業的“領跑者”標準體系?
傅濤
沙龍現場,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首先,農村有別于城市,農村污水市場很龐大,有著不同的場景,模式和價費機制都不能參考城市的做法。農村污水治理應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找到屬于自己的場景。其次,企業參與領跑者標準制定,要參與規則的制定,將自身的長項在特定的場景中固化下來。最后,制定領跑者標準是指企業應在自己擅長的賽道里,在國標之上制定出更高的標準,以此來定義自己的強項,脫穎而出。
王洪臣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認為,標準是行業的“指揮棒”,對行業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領跑者”標準,要清晰刻畫行業現狀、精準識別關鍵問題,選擇代表行業真實需求與進步方向的技術產品。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無論是模式還是技術路線都還在探索中,有些地區或省份幾輪下來還在原地打轉。因此,應當認識到制定農村污水治理“領跑者”標準的挑戰性。當然,一個正確的“領跑者”標準如能破繭而出,也必定會推動行業進步。
沙龍由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首席行業研究員井媛媛主持,分為主題發言和討論交流兩大環節。
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現狀
井媛媛
井媛媛表示,國家出臺了多項專項政策推動農村污水治理市場的發展,政策要求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而目前的現狀是,2020年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僅為25.5%(行政村)。“十四五”時期,農村污水市場理論上至少還有700萬噸以上的新建規模。因此,農村污水治理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未來缺口很大。
此外,井媛媛從價費機制、規模匹配性、技術及標準選擇方面分析了農村污水治理存在的行業痛點。
在價費機制上,城市、縣城、重點建制鎮都有明確的收費標準,而農村污水處理目前還處于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階段。
在規模匹配性上,村鎮污水處理設施曬太陽現象依然存在,建設規模和需求規模之間的匹配仍需要從人口數量、實際水量、接管進程等多方面統籌考量。
在技術和標準選擇上,技術和標準密切相關,不同規模、不同場景、不同地區的污水有著不同的技術標準選擇。國家一直提倡農村污水處理標準要因地制宜,不是越高越好,還要考慮支付成本問題,治理要求高成本也會高。
2018年,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文件提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原則上適用于規模500m³/d以下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模500m³/d以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參照執行GB18918-2002標準,并應按不同類別的出水排放去向分類確實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文件要求各地原則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工作指南(試行)》,建議將pH、懸浮物(SS)、COD設為基本控制指標,氨氮、總氮、總磷、動植物油、大腸桿菌等設置為選擇性控制指標。
井媛媛指出,通過以上對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的政策、市場、行業痛點的分析可知,農村污水治理應該做到因地制宜,匹配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求,平原、山地、丘陵、缺水、高寒和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等不同應用場景,戶用、小集中、大集中等不同應用場景,不同排放標準和不同品質需求的不同應用場景等,都需要匹配不同的產品及服務。
農村污水治理國標、行標相關概況
王秀騰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環保產業研究室主任王秀騰指出,沙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進農村污水領域的“領跑者”標準制定工作。作為“領跑者”標準制定的主管單位,希望在環保的重點領域獲得領跑者的提議,通過領跑者標準來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張曉昕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環保產業研究室張曉昕博士介紹了農村污水治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關概況。她介紹了環保產業標準化現狀,截至目前,國內已發布標準4000余項:水、氣、固污染防治領域標準較多,環境修復、環保服務類標準較少;行業、企業標準較多,國家、團體標準較少;具體內容中,監測檢測方法、設備產品標準較多,性能測試、工程運維、服務標準較少。
企業標準是標準化法賦予企業的一項權利。2018年標準化改革后形成了市場標準與政府標準二元供給模式。新標準法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鼓勵標準化第三方專業機構對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對比和評價,強化社會監督。
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以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為基礎,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排行評估,發布企業標準排行榜,基于排行榜形成并發布“領跑者”名單,并進行動態調整,通過推動標準水平的提升帶動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環境產業如何開展“領跑者”團體標準工作?
環境產業如何開展“領跑者”團體標準工作?E20環境平臺系統解決方案中心主任史朋亮針對此內容進行了主題發言,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內容展開:一是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緣起;二是E20環境平臺與中標院資環分院“領跑者”團體標準的緣匯;三是E20環境平臺、中標院資環分院與環境企業“領跑者”團體標準的緣聚。
史朋亮
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緣起于總書記的指示和殷切希望。2018年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8部門發布的《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2021年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十四五”規劃中都明確了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
按照標準所起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圍,標準可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和“領跑者”團體標準等不同層次和級別。截止2022年4月,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準226余萬項,而領跑者“團標”僅307項。
截止2022年6月1日,共有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達240個,與環境產業直接相關的涉及至少31個領域,緊密相關的至少占1/3,把以上240個重點領域劃分為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總共是6大領域:節能、節水、循環利用、新能源、環保產業、應對氣候變化,而“領跑者”標準在各個領域都能夠得到體現。
E20環境平臺與中標院資環分院聯合成立“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共建環境領域標準化服務平臺,推進環境服務類、技術設備類、產品類的“領跑者”團體標準建設,打造環境產業的標準體系。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將為環境企業、細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和系統的標準與咨詢服務。
開展“領跑者”團標工作首選環境服務化的“六化”方向,從污水處理和垃圾焚燒入手,成立“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和“垃圾焚燒標桿行動”,定義不同場景下的服務類產品的用戶價值,率先開展設備類產品的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指引。當前,E20環境平臺已攜手中源創能制定廚余垃圾高溫好氧發酵設備團體標準。
“領跑者”團標為各類環境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是中國環保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讓優秀企業在提供高質量供給的同時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和發展機會。“領跑者”團標讓編寫單位“先下手為強”,給企業聲明提供了國家級官方背書。
“領跑者”團標評估方案由基礎指標、核心指標和創新性指標構成,實現重要指標全覆蓋、核心指標分等級、先進水平對國際、創新指標顯特色。經發布的標準可在企業標準領跑者統一信息平臺查看,由評估機構向企業頒發證書。證書上的二維碼由聯盟平臺生成。用戶掃描即可訪問“領跑者”標準信息發布頁面,獲得標準及對應產品或服務的相關信息。
企業標準“領跑者”證書樣例
E20環境平臺和中標院將借助E20論壇、公眾號、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研究報告等多個途徑發布,對“領跑者”企業和產品進行宣傳,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對“領跑者”企業設立了不同的獎勵機制。以標準體系引領環境產業升級新方向,歡迎更多的環境企業加入“領跑者”行動。
農村污水企業關于標準化工作的思考
現場,線上線下與會嘉賓展開了深入、熱烈的探討交流。
討論環節,江蘇力鼎環保環保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海周表示,“領跑者”標準制定工作具有商業使命,對從業者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產品服務首先要有民生屬性,讓百姓受益。其次要有科技屬性,能真正解決環境問題。基于此,力鼎環保發布“戶用機清道夫TM”系列產品,作為行業開創性產品,為分散污水領域帶來革命性的創新,真正意義上解決了工藝選擇難適宜、運維資金保障難保障等現實性難題。力鼎環保未來將繼續把握特定場景用戶需求,運用科技做好系統產品化更多創新探索,踐行“做一城、立一城”承諾。
凌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凌建軍表示,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產品的空間利用要做到淋漓盡致,要像藝術品一樣實現農村污水設備的家電化設計,實現污水資源化零排放回用和智能化控制、低碳化運維,打造“庭院經濟”,讓老百姓真正獲得收益和實惠。對于農村污水“領跑者”標準工作,他建議,為防止雨季河流污染,他建議管網不要接在室外,盡量接在室內,用來收集污水進行回用。
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城鎮水事業群農污業務負責人高東升提到,在農村污水處理成本中,占比彈性最大的是硬件維修、工藝巡檢所花費的交通費用,如果降低硬件維護頻率,就會對整個成本壓縮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設備的中控系統很重要,免人維護、少人維護是目前農村污水行業比較大的需求。
舒朋士環境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明表示,舒朋士從2013年開始做一體化預制泵站,參與了農村很多污水處理項目。他認為,安全、可靠、智慧是農村一體化預制泵站的發展方向。
江蘇泰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海龍表示,泰源環保即將推出的農村污水處理產品是將“生物轉盤+生態濾池”進行組合,全程只需一臺水泵作為動力,即可確保達標排放。這種低投資、易運維、運營成本低的方式,更加適合農村缺錢、缺人才、環境容量大的特征。相信這種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的產品將會成為農污處理產品的領跑者!
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立敏表示,金達萊的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化裝備能夠解決高標準、高環境質量地區的農村污水處理需求。膜處理技術很容易模塊化和定期維護,在高端村鎮污水處理上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
云南合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然榮表示,標準的制定要接地氣,應基于需求共識、發展共識和技術共識這三大共識。另外標準要有分級,有對應的價格量化機制,在項目中不斷推動標準的落地。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村鎮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張勇表示,農村和城市有著完全不同的場景,具有分散和不確定的可變因素多的特征,小工程居多,沒有一套統一的規矩。因此,農村污水處理行業最需要規范的制定,應該有一套強有力的標準化體系保證規矩的落地。農村污水處理標準的制定一定要和農村場景結合,做出示范樣板,真正讓農村建得起,用的起,接地氣。
浙江商達公用環保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斯東浩表示,一體化裝備產品升級,包括硬件和軟件升級,設備、儀表、材料、電氣元器件的選型以及運維管理系統的質量決定一體化裝備的穩定、可靠運行。商達公用一直都很注重產品的升級迭代,商達公用農村污水治理一體化裝備經歷集成化、產品化、工業化、發酵強化、生態化五個發展歷程,先后推廣應用3萬余套。基本上是研發一代,示范試用一代,推廣應用一代。將來,商達公用也會實施6.0數字化計劃。
上海在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禮國表示,在田環境在主編“單相流負壓收集系統技術規程”的過程中,遇到了“工作語言“與“標準語言”不匹配的問題,浪費了很多的編制時間,希望平臺或中介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標準”制定服務。同時希望通過單相流負壓收集系統獲得的精準水質和水量指標大數據,促進原有設計規范中的水質水量指標、管道和污水處理設施等設計的優化。
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俊安表示,首先,安全穩定達標是農村污水處理裝備的升級方向,應該按照這個方向去做標準。裝備升級的需求也是市場的需求,在市場需求引導下,工藝技術產品化不斷升級迭代,形成領跑者標準。其次,成熟的工藝分為主流和非主流,具體使用哪些產品還是市場說了算。第三,標準體系形成之后,要在市場上推廣,用標準來規范市場、引導市場。第四,企業是標準創新的主體,企業應聯合第三方平臺一起制定標準,形成一個體系,開創環保愿意參與這個工作。
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首席開發官遲金寶表示,標準化是企業產品走向成熟的標志,個人非常贊成標準的制定。標準制定中,科學性要體現出來,術語一定要規范化。
北京沃爾德斯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陸軍表示,工藝包要產品化,產品化的前提是批量化,批量化的前提是標準化。沃爾德斯水務從去年到今年參與了5個團標的制定,其中4個已經做完了,有1個還在做。企業參與“領跑者”標準制定對細分領域企業來講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以看到自身的短板,也可以鏈接一些專家、高校、研究院等資源。走標準化路線,一定要有領跑者的思維,希望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E20能夠給予支持。
清研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辦負責人何利琦表示,在清研環境首席科學家陳福明教授的指導下,公司針對農村污水處理“啟動快、成本低、運維簡”等需求,研制了T-Bic技術及相關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饋。開放合作是清研環境的經營態度,在領跑者標準下,清研環境愿意和更多的業內同仁進行生態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山東文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邊玉彬表示,文遠環保這幾年從管網領域進入市政給排水領域,也做了一些標準化工作。標準化工作是企業實現自我提升的一個通道,依托于傳統的工藝,很難實現標準化,希望行業能在污水收集端、處理端、運維端出臺相應的標準。
北京淇方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邢利英表示,非常贊成企業制定“領跑者”標準的做法,在標準化制定時切忌泛化,要做到有質感,有要求,有標桿,希望未來能和E20環境平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一起推動這個事情。
多家來自農村污水治理行業的企業家們,表達了對行業標準規范的迫切需求,以及將積極參與“領跑者”行動和對參與“領跑者”工作的期待。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支持下,E20環境平臺將聯合環保企業從標準體系建設的機制體制上創新,讓國家設計的“領跑者”標準制度在生態環保行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