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城市內澇智慧化監測監管項目作為江蘇省唯一排水類項目入選江蘇首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 來源: 信息新觀察
9月22日,江蘇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遴選確定了48個首批省級試點項目,其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報送的天寧區城市內澇智慧化監測監管項目作為江蘇省唯一排水類項目入選。
2021年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城市內澇”這一“城市病”成為各界關注焦點。由于極端天氣導致暴雨、特大暴雨的事件增多,進而導致嚴重內澇的城市不在少數,對城市的正常運轉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各地各部門大力推進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城市內澇治理取得積極進展的大背景下,面對自然氣候多變、排水設施點廣、城市場景多元、管理協同復雜等困難,城市內澇防治工作存在著感知預警系統單一、數字化智慧化支撐不足、應急管理能力不強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在前期調研、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選定轄內天寧區約300公里排水設施覆蓋范圍為試點對象,計劃通過數字化、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擬對相關難點、堵點進行攻關突破,最終實現以“可視、可感、可控、可預見”為特點的智慧化城市內澇防治工作體系,從而系統治理城市內澇問題。
根據工作方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建設統一的城市內澇防治智慧監測監管平臺,在數字技術支撐下構建起覆蓋監測、監管、預警、應急等各環節的內澇防治體系。一是全面感知,對實施區域范圍內的市政道路、地道隧道、低洼小區、下沉廣場和重要街區等地開展全面感知監測,實時上傳分析排水工情工況。二是全程監管,將排水設施日常運維、總結分析、應急巡查、風險隱患點檢查整治等監管業務工作數字化,在管理流程上實施閉環,在科學分析上實現留痕。三是智能預警,在科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支撐下,對收集的氣象、水利等多元信息和歷史數據進行智能分析預測,生成風險預警信息,實現各級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四是應急聯動,通過平臺內嵌組織聯動流程,智能支持調度工作,處置信息數據精準傳遞,確保應急處置期間各部門各單位銜接有序、高效聯動、科學運轉,使得內澇風險降到最低。五是高效統籌,項目實施過程中,管網基礎數據完善、物聯監測體系構建、協同工作機制創新、公眾服務渠道建立等多項工作將在數字化框架下系統推進。
下一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以江蘇省示范為責任目標,全力推進項目各項工作,并計劃在天寧區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向主城區全面推廣。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