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減量創新技術

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減少污泥含量一直是困擾水處理行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我們研發出LSP(少量污泥工藝)原位污泥減量技術,一方面是想給污泥處理找出一條途徑,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著經開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的示范效應,在技術上再向前邁進一步。”北京亦莊環境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亦莊環境)副總經理崔勇說。
對于很多污水處理廠來說,剩余污泥的處理和處置也是一個非常棘手和頭疼的問題。“在此之前,污泥的處理方式一般是直接填埋和做成路基土等。”在崔勇看來,這些傳統的方法并沒有從源頭解決污泥消納的問題,對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為了讓污泥處理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發展要求,亦莊環境開啟了污泥減量技術的探索之路,LSP原位污泥減量技術應運而生。

據了解,該設備主要由調節池、LSP生物捕食反應池和污泥濃縮池組成。充分利用微生物在食物鏈中的捕食作用,盡量延長食物鏈,使得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大量消耗,從而減少總的生物生成量,最終達到污泥減量的效果。“如何把這個生物體系馴化好,能夠按照需求在不同的隔斷里出現不同的菌,并且在消化污泥的同時滿足出水水質達標,這是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層層論證,最終,LSP污泥減量裝置在滿產運行階段,污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污泥減量約為1825噸/年,并獲得2項專利。“該技術不僅減輕了二次污染,也極大減小了后續污泥處理處置的資金投入。”崔勇表示,LSP原位污泥減量技術要比現在經開區較為普遍使用的BMR(生物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污水處理技術還能再節省四分之一的能源。目前,該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經應用于亦莊新城金橋再生水廠。來源: 北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