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科技”或“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鋼研”)發起成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注冊地為中關村科技園區中心區,截止2019年底,注冊資本為10.26億元。
公司致力于成為先進材料與技術的價值創造者,是國內新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先進功能材料及制品、特種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高品質特鋼及焊接材料、環保與高端科技服務業”等四大業務板塊,服務于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及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節能環保工程等領域,為全球高端客戶提供先進材料、制品及解決方案。
近年來圍繞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為解決航空航天、先進核電、半導體及醫療高端裝備、國家大科學工程及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等領域的關鍵“卡脖子”材料的國產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十年來,公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確立了國內新材料行業的領先地位。
公司連續入選“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經濟二十強企業”,榮登“中關村TOP100實力榜、創新榜”,被授予“中央企業先進集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首都精神文明單位標兵”、“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綠色發展的戰略與舉措
安泰科技綠色發展的戰略與舉措主要從六個方面開展。
1、推進清潔生產源頭消減污染。
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企業應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資源消耗以及廢物的產生情況進行監測,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雖未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但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或者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需要對生產、服務和產品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通過清潔生產審計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對策、制定方案,減少和防止污染物的產生,并將其不斷減少至最低標準;其次,采取綠色替代,推動原料無、低害化。
通過推動有毒有害原料的綠色替代和減量化,最大限度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量,將其對產品和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在實際應用中,有以下兩種渠道能夠實現工廠的原料無害化、低害化:一是采用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嚴重的原料; 2、盡量使用再生資源或產業廢棄物替代原生資源; 3、加強綜合利用推動資源循環。
通過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體廢物量,提高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通過工業危險廢棄物專業處置單位及時處置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提工業固體廢物量(含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逐步實現所有產生固廢可循環使用; 4、加強末端治理確保達標排放。
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并確保達標排放。
其中廢水排放應符合國家及地區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廢氣排放應符合國家及地區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噪聲排放應符合國家及地區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危險廢棄物貯存、處置應符合國家及地區標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應符合國家及地區標準; 5、推進能效提升,實現節約發展企業應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開展能效水平對標,采用國家推廣目錄中的節能技術、生產工藝和用能設備(高效照明、高效電機、蓄能設備等),淘汰落后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用能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優化用能結構,盡可能采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等);積極開展能源審計,建立能源管理系統,推進能量平衡測試,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挖掘節能潛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夯實體系基礎促進有效融合。
加強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并以四體系為抓手,運用體系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指導和推進綠色管理體系建設,相互融合,共同提升,加快實現能耗指標不斷優化,污染排放不斷降低。
主要成效與示范意義
公司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綠色、節能、環保”的發展主題,不斷挖掘行業發展潛力,大力推廣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在清潔生產、節能減排上大做文章,實現產品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目前公司綠色發走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具有較好的示范意義。
1、建立綠色管理工作模式。
綠色管理是指以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為核心目標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它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過程,要求在企業管理中時刻考慮節能、環保、體現綠色發展理念,最終實現生產潔凈化、資源循環化、排放達標化、能源高效化目標。
為了推進綠色管理工作模式,今年公司選取安泰功能、非晶制品兩家單位開展綠色管理試點工作,通過1-3年時間建立安泰科技綠色管理工作模式,積累經驗后,在公司內全面推行。
目前綠色管理涉及的評價指標共有七項,分別是單位產品污染物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單位產品危廢產生量、單位產品綜合能源消耗量、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用水重復利率。
2、完善各項管理體系。
公司已建立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0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四體系文件。
通過每年的內審、管理評審以及外部監督審核對體系實施持續改進,保證我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對公司的環境管理、職業健康管理、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公司始終堅持環境保護與公司共發展的原則,將綠色協調發展視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嚴格遵守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要求,積極開展各項活動。
3、推進節能和環保項目改造,降低污染和能耗。
先后開展水性有機溶劑替代乙酸乙酯工藝方案的研究和運用,建立公司級、產業園級和分子公司三級能源管理平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