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
記者 程凌潤
到2025年,濟南市力爭中心城區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0萬噸;完成3000個以上建筑小區的雨污合流管線改造;基本實現區縣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近日,濟南市人民政府印發《濟南市“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指出了濟南市城鎮生活源污染防治的相關規劃,2025年前,濟南市將率先在全省基本構建主城區污水處理廠互聯互通體系。
力爭到2025年 濟南中心城區
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0萬噸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和片區建設計劃,按照“滿足需求、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東、西部城區以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到2025年,濟南市力爭中心城區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0萬噸,完成國際醫學中心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市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0萬噸。
同時,濟南市將對原有污水設施進行提標改造,推進臘山水質凈化廠等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全市所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必須嚴格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和環評要求。
按照地表水準Ⅳ類排放限值及相關標準要求,濟南市優先對黃河小清河流域及匯入水質目標為地表水Ⅲ類以上水體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到2025年,全市60%城市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
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
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全面實施鎮駐地污水處理工程,完成寨里鎮等鎮污水處理廠站新建任務;加強污水處理廠站配套管網改造和建設,確保鎮駐地及周邊地區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對確已不能正常運行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實現鎮(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對于新東站污水處理廠、臨港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等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于100mg/L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服務片區,濟南市將開展管網系統化整治。
同時,濟南市將加強現有建成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水平,加大平陰污水處理廠、濟南市西區污水處理廠等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力度,確保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此外,濟南市將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壓減污泥填埋規模,推廣污泥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鼓勵污泥資源化利用。2025年年底前,濟南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將穩定超過90%。
到2025年 濟南市將基本實現
區縣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徹底摸清城市(含縣城)管網底數,形成雨污合流管網系統圖,科學編制改造計劃,實施空白區排水設施完善工程。
到2023年,濟南市城市建成區完成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將達到150km以上。到2024年年底,全市城市市政雨污合流管網實現清零;2025年年底前,濟南市完成3000個以上建筑小區的雨污合流管線改造。
同時,濟南市將推進縣城建成區城中村、城區低洼地帶、老舊小區等管網不完善地區配套管網建設,實施長清老城區、平陰縣、萊蕪區、鋼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減少并逐步杜絕雨季污水管網溢流現象。2024年年底前,濟南市縣城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2025年,濟南市將基本實現區縣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此外,濟南市將實施污水管網清淤檢測修復工程,對主城區1915km市政污水管線進行清淤檢測修復;實施市政道路混接點改造工程,對主城區1971處市政道路錯接混接點進行改造;編制管線修復計劃,優先對河道排污口、溢流口周邊及其有關聯的排水管網進行修理、清淤,實現污水納管、清水入河。
持續推進污水管網互聯互通
鞏固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繼續開展污水管網調配能力建設,增強污水收集處理水平。制定實施污水處理廠水量調度方案,加快實現中心城區水質凈化一廠-二廠、二廠-四廠以及章丘、萊蕪、平陰、濟陽等部分區域污水處理廠互聯互通,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各污水處理廠維修或遇到異常情況時可實現污水互相調配,從空間上確保污水應收盡收。2025年前,濟南市將率先在全省基本構建主城區污水處理廠互聯互通體系。
同時,濟南市將全面消除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完成縣區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評估。同時,濟南市將鞏固縣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確保黑臭水體清零。
對于新發現及“返黑返臭”的水體重新納入整治清單并建立臺賬,濟南市將按照“一河一策”原則限期完成整治。同時,濟南市將嚴防縣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返黑臭,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巡河管理,及時發現解決水體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等問題。2024年年底前,濟南市將全面消除縣級以上建成區黑臭水體,并建立并鞏固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