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3月28日,江蘇省地方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實施,當天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標準》進行解讀。
減少生活源污染物排放
城鎮污水處理廠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工程,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來源。目前,江蘇全省城市和縣城均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江蘇省已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900余座,日處理能力約2160萬立方米,生活源污染物排放總量占全省比重近四成,對區域水環境質量有著顯著影響。
江蘇位于長江和淮河流域末梢,屬典型的平原水網地區,水網密度全國最大。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水處一級調研員黃衛說,江蘇省情特殊,產業密集、城鎮密集、人口密集,開發強度高,城鎮化率達74%,污染排放總量仍處高位,國土面積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的4~5倍,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持續加劇。近幾年受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區域不平衡現象和水質型缺水問題日趨突出。
2019年江蘇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年)》,明確提出制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2022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的實施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我省差異化管控的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推進新一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2019年10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委托南京大學編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編制過程中,南京大學對60家城鎮污水處理廠開展實地調研和采樣,系統分析370多家城鎮污水處理廠10萬余條在線監測數據。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許柯說,按照《標準》排放限值,目前我省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平均達標率在70%~96%之間。城鎮污水處理廠已有成熟的污染物處理工藝,通過工藝優化或工程改造可實現達標排放。《標準》的出臺和實施,將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據測算,每年可減排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約1.33萬噸,氨氮約0.47萬噸,總氮約1.28萬噸,總磷約0.027萬噸;減排大氣污染物氨約1072噸,硫化氫約35噸。
分區分級管理,防范有毒有害污染物風險
從污染物類型來看,《標準》主要收嚴對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的控制。
水污染物方面,首先分為重點保護區域和一般保護區域。其中著眼長江、南水北調和大運河等納入國家重大戰略的保護水體,將太湖流域一、二級保護區,長江干流、南水北調干線、京杭大運河蘇南段水域,以及上述水域岸線邊界向陸域縱深1公里范圍納入重點保護區域,執行更為嚴格的排放限值。如:排污口位于重點保護區域且總設計規模大于等于5000噸/日以及排污口位于一般區域且總設計規模大于等于10000噸/日的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則對標長三角地區執行最嚴的排放限值。
其次,《標準》從城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所在區域、建設規模、新建與現有三個緯度細分了4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級,分別對應執行A、B、C、D四個標準等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水處副處長顧愛武舉例說,新《標準》要求現有總設計規模日處理能力3000噸以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D標準,目前江蘇符合這一條件的污水處理廠基本為鄉鎮污水處理廠,并且調研發現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加快配套完善污水管網,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能力,因此,對于這類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參照國家一級A標準執行,不再收嚴排放限值。
除涵蓋國標控制項目,《標準》新增反映綜合生物毒性(斑馬魚卵急性毒性)風險控制指標,收嚴揮發酚、硫化物、總氰化氫、有機磷農藥、馬拉硫磷、樂果、對硫磷和甲基對硫磷等8項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時針對江蘇產業結構特點,增加氟化物作為特征污染物控制指標。
大氣污染物方面,為防范氣味影響,適當收嚴硫化氫和氨這兩項主要惡臭污染物的廠界排放濃度限值。
“目前國家標準中監測達標評判為日均值,存在污水處理工藝的排放波動規律不同、執法監測需要在較長時間里多次取樣等實際困難。”顧愛武說,《標準》新增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和總磷四項常規污染物一次監測排放限值,有利于促進排污單位加強自身排放監測和波動規律研究,提升環境精細化管理。
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3年內提標改造
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自實施之日起執行(2023年3月28日),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自實施之日起3年后執行(2026年3月28日),過渡期間,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仍分別對應執行國家標準和省太湖地方標準。
“2008年以來,我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先后進行了兩次排放標準的提升,為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提供了比較成熟的經驗。”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副處長王華成表示,將科學制定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方案,制定“一廠一策”,優先采取非工程性管控措施;統籌推進提標改造工作,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穩定性,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合理調整城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引導各地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強化資金保障,加強提標改造的技術研究。
黃衛表示,將強化風險管控,會同住建部門加快推進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防范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特征污染物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造成影響;按照法律法規要求,指導企業按照新的排放標準申領或變更排污許可證相關信息,督促落實自行監測、達標排放要求,同時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舉辦專場金環對話會,用好“環保貸”、“環保擔”等環境經濟政策,引導金融資本助力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