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我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近日印發。
構建“三水統籌”系統治理新格局
在此之前,我國已編制實施了五期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推動了全國水環境質量改善。這次印發的《規劃》名稱由過去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調整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更加注重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統籌”轉變。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流域處副處長 曲超:這個轉變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來推進水污染防治到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轉變。水污染防治拓展到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現了法律的進步。

曲超介紹,“三水統籌”是指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個方面協同治理、統籌推進。水資源方面,把生態用水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生態方面,聚焦流域的重要生態空間,河湖的生態緩沖帶,流域的水源涵養區,明確這些重要空間的生態環境功能需要。
到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
此次印發的《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定了未來水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我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規劃指出,目前我國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水生態破壞問題凸顯,河湖生態用水保障不足,水生態環境風險依然較高。
規劃此次設置11項指標,其中3項為約束性指標,即到2025年,全國85%的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基本消除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93%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要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流域處副處長 曲超:沒有設定過高的指標,地表水Ⅰ到Ⅲ類水體的比例設為85%。就是鼓勵各地不設定過高的水環境理化指標(物理和化學指標)目標要求,引導各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實工作基礎,補齊工作短板上來。
(總臺央視記者 蔣曉平 李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