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頭版報道我司建設運營的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發表時間:2021-08-04 20:23
8月4日,《日照日報》頭版刊登“農村污水不再‘任性自流’”的文章,報道了歐仁環境日照高新區河山鎮侯家官莊污水處理站項目給周邊生活環境帶來的巨大改變。自日照高新區河山鎮啟動全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來,通過引入3D-RBC®立體結構生物轉盤工藝進行污水處理,極大的改善了河山鎮周邊水體及村鎮生活環境質量。
農村污水不再“任性自流” 全媒體記者 王小寧
“進水氨氮28.9mg/L,出水氨氮0.438mg/L。”7月19日,日照高新區河山鎮侯家官莊污水處理站,身型小巧的污水處理設施正在默默運作,工作人員分別從進水口與出水口取出兩瓶水樣,水樣一黑一白對比鮮明,他介紹,這些來自農村的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放達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處置一級標準。 “這個‘家伙’好,經它一處理,黑水全變干凈了,村里污水不再放任自流了。”站在一旁的村民遲令蘭忍不住直夸贊,高興地說著村內污水變清水后帶來的欣喜變化。 如遲令蘭所說,在河山鎮,河水變清了,河道變綠了,村子變新了。這些變化皆源于日照高新區實施的一項攻堅行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似乎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難言之隱”,直觀反映著農村人居環境的成色。2020年6月,日照高新區河山鎮啟動全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鎮43個村完成污水治理,9200余戶村民共享清潔環境,成為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的典型。 相對于城鎮污水治理,居住面廣、分散的農村,污水治理技術、工藝和運營模式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前期聯合設計單位,利用一周時間,對全鎮農村進行了實地摸排調查,科學選取三種污水治理類型。”日照高新區建設局李龍波介紹。 根據居住人數、排污量,該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具備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條件的村莊,納入市政管網;對居住集中且排放要求較高的大中型單村或聯村,建設污水處理站;對居住分散、人數較少的村莊,則通過收集池———抽拉轉運———污水處理站的方式進行處理。 “不管哪種類型,從前端收集到后端處理,施工中每一步都很關鍵,否則很容易出現管子鋪上了卻收集不到污水的現象。”李龍波說。 綜合各種因素考量,日照高新區高起點謀劃,利用國有企業平臺引進歐仁(日照)環保裝備有限公司,采用專業污水處理團隊+國企聯合模式,建立統一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四位一體的建管機制,施工建設迅速推開。 在工程前端,結合農村改廁和雨污分流工程,系統統籌,從戶到巷到主街道,全部下管鋪設,建立全鏈條收集體系,實現雨污分流和污水的有效收集;后端污水站、景觀池,一體建設。經過近一年時間施工,河山鎮安裝污水處理設施24套,建設收集池40處,在全市超前完成農村污水治理。 三分建,七分管,不能讓建好的污水站“曬”太陽。日照高新區建立區監管、鎮主管、村協管、專業運維單位專管的管理運維體制,從區到鎮到村到企業,監管整治更加精準,并委托歐仁(日照)環保裝備有限公司,負責設施巡檢、清理疏通、故障維修等工作。 成本也是后期運維的重要一部分。“針對農村污水,我們采用了立體結構生物轉盤為工藝主體的污水處理技術。”歐仁環保工作人員介紹,該污水處理設施耗電量少、運行成本低,配套采用歐仁智慧云平臺物聯網系統,對污水處理站點進行集中化智能管理。 走進河山鎮污水處理運營中心,全鎮24個安裝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站,在歐仁智慧云平臺上一目了然。 “設備可由手機或電腦控制,開關設備只要在手機上點一下就可以。”工作人員介紹,設備監控、數據監控、報警監控、實時進水量等污水站日常運行信息數據實時傳遞,一人就可管理20余臺設備,大大節省后期運維成本。 “而在沒有安裝污水處理設備的收集池中,我們正在增設液位儀,通過液位儀與智慧云平臺相連,同樣實現智慧監管。”該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高洪貴介紹。 科技助力,農村污水實現質的轉變。村民們享受著污水變清水后的宜居環境。 “經這么一整,污水有了去處,日常生活變得方便又干凈。”申加坡村村民李傳明說,如今,大家都改掉了之前隨地亂排污水亂扔垃圾的不良習慣,鄉村庭院、巷子變得整潔又好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了環境,也美了鄉風。 侯家官莊項目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