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交出一份新答卷——訪蘭州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真
觀瀾新聞2023-09-14 22:24

“落實強省會行動,推動全市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水務部門邁上新征程的一次趕考!全市水務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六個一以貫之’的重要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先發力、帶好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聚焦答好‘蘭州九問’重大課題。”近日,蘭州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真在接受“強省會蘭州在行動”主題采訪時表示,蘭州市水務局將以項目建設為龍頭,以強化監管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的謀劃、推進、落實,一以貫之在水災害防治上綜合發力,在水生態修復上接續發力,在水資源利用上集中發力,在水環境治理上精準發力,在水文化提升上重點發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蘭州實踐新征程,展現水務新擔當、作出水務新貢獻、交出水務新答卷。
綜合施策提升水災害防治能力
蘭州作為全國54個重要防洪城市之一,除了黃河干流及其支流外,還有眾多的山洪溝道,水災害防治任務艱巨。“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為全市水務系統落實強省會行動、貫徹黃河保護國家戰略、加快新時代美麗蘭州建設,發出了進軍令、吹響了沖鋒號,也為推動全市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增強了信心、注入了動力。”胡真表示,全市水務系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盡快啟動實施黃河甘肅(蘭州)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系統推進江河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溝道治理,進一步完善謀劃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市水務局將結合蘭州市各區縣抗旱工程建設和預警調度管理現狀,從水源保障、抗旱工程建設、預警應急預案等方面入手,全面完成抗旱應急工程,提高抗旱預警調度能力,不斷完善蘭州市抗旱體系建設,系統性完善水安全保障體系。
生態修復拓寬發展新路子
為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市水務局以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為主線,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進一步明晰初始水權分配,規范取用水行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不斷提升水資源監管和高效利用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立水資源高效利用體系,統籌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規水源,用水總量控制在15.45億立方米以內;到2035年,水資源剛性約束機制全面建立并有效落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用水總量控制在16.20億立方米以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市水務局將積極推進重點河流生態治理,加快大通河、莊浪河等主要支流和宛川河、咸水河、雷壇河等中小河流防洪綜合治理,不斷提升河湖生態治理水平。積極推進水土流失治理,著力蘭州市南北兩山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高標準示范項目等水土保持項目建設、改革創新、履職能力、預防監督“四大突破”。胡真表示,“市水務局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推進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路徑,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融合轉型發展新路子。”
做好黃河文章建設幸福河湖
蘭州依河而建,城因河而繁榮,河因城而靈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地域文化里有著深厚的黃河文化積淀。今年暑假,中山橋一度成為旅游打卡勝地,游客紛紛贊不絕口黃河水與城市融合發展的魅力所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市水務局將堅持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生態文明建設實際出發,以治水實踐為核心,緊扣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的發展目標,充分結合沿黃水利工程,創新水文化建設思路,著力在水利工程中彰顯黃河文化、在河道治理中串聯黃河文化、在協調保障中服務黃河文化、在宣傳報道中弘揚黃河文化,全方位推進水文化發展傳承。”胡真表示。

為加強生態河流治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市水務局縱深推進河湖監管,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河湖聯合執法等專項行動,健全完善聯防共治體系,推進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全覆蓋,按照“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創建標準,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分批分類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健康美麗幸福河湖,逐步實現“水質清、生態優、景色美、效益好、防汛實”的治理目標,努力建設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麗河湖、幸福河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