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0%,云南加快補齊城鄉垃圾污水治理短板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蔣朝暉
云南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云南省補齊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短板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了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行動、補齊城鄉垃圾污水治理短板、開展醫療衛生機構環境整治、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創新城鄉社會健康治理模式等6個方面14項工作任務。
《工作方案》明確,統籌各類資金,支持昆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和運營維護,優先將“平急兩用”設施周邊及沿線的支線道路、通信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置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納入各行業基礎設施專項規劃。
《工作方案》對補齊城鄉垃圾污水治理短板、提升醫療廢物污水處置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
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研究制定云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推進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系統建設,合理布局建設收集點、收集站、中轉壓縮站等設施。積極爭取國家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試點,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短板。鼓勵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或就近處理等模式,推動設施覆蓋范圍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提高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協同推進農村有機生活垃圾、廁所糞污、農業生產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持續開展,分類系統建立健全,設施處理結構進一步優化,焚燒能力占比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比重達到65%左右,鄉鎮鎮區村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
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加快建設完善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建制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加快修復更新老舊管網,因地制宜穩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加快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擴能改造,提升建制鎮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水平,推動處理能力向鄉村延伸。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開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探索建設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加強污水收集、處理、消毒等關鍵環節運行管理,提升監測能力,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推廣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施策,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整縣推進為主要路徑,推進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0%。
提升醫療廢物污水處置能力。落實《關于加快推進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持續健全完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體系,對正在建設中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督促加快建設進度。積極推進“云南省醫療廢物在線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定期通報監管情況,督導醫療機構及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開展相關工作。壓實各醫療機構醫療污水處理主體責任,提升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能力,對尚未規范配置污水處理設施以及現有處理設施能力不足的,開展設施建設改造;對存在錯搭亂接、漏損等問題的污水收集管網進行整治修復。監督指導醫療機構依法依規安裝使用自動監測設備并聯網,確保醫療污水有效收集處理,規范消毒,防止病毒通過污水傳播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