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聚焦“治、管、建”政治監督 助力地表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
來源:張家港市紀委監委
2023
09/29
張家港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政治監督,將“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列入重點政治監督項目庫,并拓展監督范圍,以全鏈條監督推動我市地表水質量全面提升。近日,張家港市在2023年1—7月江蘇省縣(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公布中位列第一名。
壓實責任,“全域管護”實現“河長治”。派駐組通過實地調研、明察暗訪、跟近監督、主動約談等措施,持續壓緊壓實責任,督促水務局有效推動全市440名河長履行好責任。該市河長制工作案例入選全國河長制典型案例,朝東圩港、一干河獲評江蘇省幸福河道建設示范工程、谷瀆港獲評江蘇省首批省級水利遺產。
抓住關鍵,標本兼治治理“污染源”。派駐組堅持問題導向,始終把截污治污作為河湖水環境治理的根本舉措,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物治理的監督工作,抓好入河排污口治理、凈化河道等關鍵節點開展重點監督。目前長江和太湖流域入河排口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務,累計完成劣Ⅴ類水體治理177條,建成幸福河湖200余條、縣鄉生態河道531公里,先后獲評江蘇省幸福河湖示范工程2項、蘇州市最美幸福河湖1條、示范幸福河湖2條。
點面結合,提質增效建設“達標區”。以“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為載體,督促水務局由點擴面,逐步落實污水收集和管控。累計建設完成80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城區88%、區鎮76%建成區面積創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目前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35.5萬噸/日,2023年1-7月處理污水570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5.8%。(王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