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的治水經驗為何值得南通如東借鑒學習?
時間:2023-10-29 11:30:00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陳堯 徐天宇
為推動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日前,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雷帶隊赴南京市溧水區就城鄉水務一體化運行模式進行專題調研,副縣長施正泉,生態環境局、攻堅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一行人先后調研參觀了秦源污水處理廠、數智供水服務中心、清泉建設公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溧水區自來水廠科普教育基地、水質安全運行調度中心和水質檢測中心等點位。
源頭活水 現場調研
在治水興水方面,溧水區在南京全市做到了率先實施城鄉水務一體化、率先實現無一條黑臭河道的目標、率先實現廠網一體化運行、率先實現規劃布點村污水處理設施及專項運維全覆蓋“四個率先”,并形成了以下五項經驗模式:
一是推進城鄉供污水一體化。以國有平臺為城鄉水務一體化運營主體,實現全區多龍治水到一龍管水,各鎮區污水處理廠全面移交環境集團統一運營管理。
二是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通過引水補流,構建完整的城區內河循環水系,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有效解決污水直排問題。
三是構建“源、廠、網、河”一體化管理體系。啟用智慧污水大數據管控平臺,形成排水戶、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河道排口全流程閉環管理。
四是實現全區農污處理設施運維管理全覆蓋。全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面移交國有平臺實施專業化運維,建立并完善水務治理一張圖。
五是強化城鄉水務一體化長效管理。打造全要素全流程業務場景數智水務環保運行平臺,提升各環節工作效率。
他山之石 借鑒學習
通過對溧水區進行實地調研,其在水環境治理方面的機制、技術、管理和調度上的諸多先進經驗值得如東縣借鑒學習。
機制上,溧水區組建環境集團,形成供、污水一體化運營管理、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區域一體化推進提升的格局,并構建了資源統配、建管統一、責權明確、區域統籌、運作高效的城鄉水務一體化建設運營管理體制機制。
技術上,通過控源截污、引流補水、生態修復等治理手段,采用高效精濾凈水裝置、智能截流井等先進的技術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同時,引進無人機、VR、QV潛望鏡、管道機器人等先進設備保障河道巡查。
管理上,建立起了“源、廠、網、河”一體化管理體系,實現快速發現和處置,同時實現全區農污處理設施運維管理全覆蓋,完善了農污運維管理體系。
調度上,溧水區環境集團打造智慧水務環保平臺,創新“物在線、人在線、管理在線、服務在線”的調度模式,使運營管理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足履實地 提質增效
通過本次調研學習,借鑒溧水區相關先進經驗,如東生態環境局深刻剖析自身現狀,取長補短,總結出以下提質增效的幾點思路:
一是推進縣域污水處理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業務指導和統一管理,有效提升全縣污水處理方面的建設和運維水平。
二是強化水環境治理技術支撐。逐步配齊相關的業務技術團隊,引進先進的無人船、管道機器人等技術和設備,為水環境治理注入科技動能。
三是加強水環境治理全流程閉環管理。充分借鑒溧水區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立體化、網格化巡查體系,對污染源、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和河道排口進行全方位巡查,實現閉環管理。
四是提升城鄉水務一體化長效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水環境綜合管理的一體化平臺,實現精細化、扁平化管理,提升發現、處置問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