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2023-11-07 09:03
今天,我們繼續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邀請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劉春明先生,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楊勝志先生,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與科技科科長王強先生,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筑節能科技與勘察設計...
主持人
張慧
主持人:提問環節到此結束。
剛才,幾位發布人介紹了德州市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情況,并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請各媒體做好宣傳報道。如果需進一步了解情況,請與市生態環境局聯系,電話:0534-5018120。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上午 09:30贊
主持人
張慧
市生態環境局 綜合與科技科 科長 王強:
生態環保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鼓勵和推動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生態環保產業。
一是聯合人民銀行配套出臺了金融支持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建立了環保金融項目庫。
二是積極爭取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試點,目前,樂陵市EOD項目列入國家級試點,齊河縣和天衢新區EOD項目列入省級試點,試點數量居全省前列。
三是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個園區的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創建規劃獲得批復。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各項創建措施。
四是爭取省級環保管家和環保醫院試點各一個【陵城區環保管家服務模式項目和齊河魯金生態環境醫院】,試點數量僅次于濟南和青島。
五是組織景津裝備、中大貝萊特等12家企業申報全省環保產業百強企業,成功入選8家,居全省第6位。
六是景津裝備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全省第一批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建設試點(全省共7家)。
七是天衢新區作為全省十大生態環保產業特色園區之一列入省生態環保產業發展“311”工程計劃。
上午 09:29贊
主持人
張慧
記者提問:請問我市在推動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上午 09:29贊
主持人
張慧
市生態環境局 綜合與科技科 科長 王強: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2019年,市生態環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調查工作。組織縣(市、區)政府印發《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我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啟動。
2020年,按照《山東省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方案》要求,市生態環境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聯合部署,全面核實,明確我市農村黑臭水體103處。
2021年以來,在“十三五”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的基礎上,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工作,2021年完成450個農村生活污水和40處黑臭水體治理,2022年完成177個農村生活污水和54處黑臭水體治理,2023年完成171個行政村農村污水和9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截至目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已全部完工。
上午 09:29贊
主持人
張慧
記者提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我市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況。
上午 09:28贊
主持人
張慧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 劉春明:
好的,下面由我來介紹一下我市“清廢行動”工作開展情況。
2022年4月8日,我市制定印發《德州市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分階段有序開展我市固體廢物傾倒排查整治工作。組織各縣(市、區)梳理各類排查、群眾信訪舉報等歷史數據資料,全面排查固體廢物非法堆放、貯存、傾倒和填埋點位。對核查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臺賬,明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2022年12月,我市成立專項整改工作小組,通過強化督導檢查、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問題清零”。
今年,我市開展新一輪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點位41處,未發現問題;對省廳交辦的疑似問題清單已全部進行現場核實,問題屬實的現已全部完成整改。
上午 09:28贊
主持人
張慧
記者提問:請介紹下我市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工作情況。
上午 09:28贊
主持人
張慧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建筑節能科技與勘察設計科 科長 楊公進:
近年來,我局在政策制定、任務推動、試點示范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一是強化政策制定。
先后印發了《德州市綠色建筑發展規劃》《關于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的實施意見》《德州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科學確定了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目標、發展定位、技術路線和保障措施等。
二是強化任務落地實施。
及時研究制定綠色建筑工作要點,分解任務目標,壓實縣市區工作責任。對全市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建筑節能等情況通過數據平臺每月調度,每季通報。把好設計及審查關,加大對勘察設計單位和施工圖審查單位督導檢查力度,加強對設計、圖審等關鍵環節監管指導。
三是強化試點示范爭取。
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各類試點示范,強化技術創新在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我市先后被認定為智能建造省級試點城市、BIM技術應用省級試點城市。山東滬江智能裝配有限公司獲批全國智能制造工廠示范基地。海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市東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聯興綠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獲批山東省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基地。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高速德建集團有限公司等3個項目獲批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科技計劃項目。鳳凰城項目、金茂豪庭項目、昱景蘭庭住宅小區等3個項目獲評全省綠色施工科技項目。謝謝。
上午 09:28贊
主持人
張慧
記者提問:剛才楊局長介紹了我市在綠色建造方面的取得的成效,請問,作為主管部門,我市是如何推進綠色建造的。
上午 09:27贊
主持人
張慧
主持人:現在回答記者提問,請在提問前舉手并通報所屬新聞機構名稱。
上午 09:19贊
主持人
張慧
德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 楊勝志:
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市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關心關注和理解支持。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沿黃河省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成為我們工作的根本遵循。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占全社會的22%,是落實“雙碳”戰略、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全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聚焦“生態環境美”的要求,著力加快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一、加快推進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助力打贏碧水保衛戰
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指的是: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零、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是省、市部署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對水生態保護意義重大。
我們將“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列為全市住建系統“一號工程”,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系統思維,科學謀劃、強力推進,加快補齊城市建成區排水設施短板。2022年市政雨污合流管網改造298.18公里,建筑小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937個,完成量全省第一;4個縣市區完成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今年,市政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完成134.4公里,完成率97.34%;完成建筑小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325個,完成率92.33%;除德城區外,其余縣市區均已完成建成區清零任務,并通過了省級核驗。另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率63.14%,已提前完成2025年省定60%的目標。慶云縣“利用PPP模式破解城區雨污合流改造難題”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我市在全省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二、加強建筑施工揚塵防治,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我們深入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大氣污染防治部署,全力抓好防塵抑塵各項措施落實落地,今年7月,我市在全省建筑施工揚塵防治現場觀摩活動上作典型發言。
一是層層落實防治責任。
把施工揚塵防治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對各縣市區月調度、季通報,鼓勵先進、鞭策落后。積極開展揚塵治理“揭榜掛帥”活動,德城區、陵城區探索揚塵治理分級分類管控,臨邑縣“抑塵棚”,寧津縣“十四項措施”等取得良好成效。動態管理在建項目臺賬,每個項目均配備專職揚塵管理員,在施工現場主出入口顯著位置設置揚塵防治公示牌。
二是健全常態長效機制。
在前期出臺的地方規章和政策措施基礎上,今年4月,印發《德州市施工工地現場揚塵嚴防嚴治工作規范》,對工地圍擋、道路硬化、車輛沖洗、濕法作業等12項具體技術指標做出詳細規定,同時督促建設單位將揚塵防治費用列入工程造價。
三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把揚塵監督同質量安全監督同部署同推進,通過組織季度大檢查、暗訪檢查、開復工管理、房屋市政施工揚塵防治專項整治等方式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今年累計排查建筑工地3905個次,下發問題整改通知單1330份。四是發揮智慧監管平臺作用。建成“德州市建設工程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全市314個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市政道路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實時監測揚塵數據,一旦超標即時預警,直接反饋到監管人員和項目負責人手機端。
三、大力發展綠色建造,推動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
發展綠色建造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塑造建筑業發展新優勢的重要途徑。我們以發展綠色建筑、建筑節能為重點,著力強化工程推廣應用、培育建筑綠色低碳產業,努力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
一是全面推廣綠色建筑。
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加強對設計、圖審、施工、驗收等關鍵環節監管指導。目前,城市規劃區新建民用建筑設計階段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265.17萬平方米,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二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282.29萬平方米,占新開工民用建筑面積的51.21%。三是提高建筑能效。全面執行新《山東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面積1032.01萬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完成9.63萬平方米,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再接再厲、攻堅克難,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上午 09:19贊
主持人
張慧
下面,請楊勝志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上午 09:19贊
主持人
張慧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 劉春明: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向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大家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紹一下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在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實方面的有關情況。
一、系統謀劃,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時的重要指示要求,壓實責任、凝聚合力,扎實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在我市落地生效。成立了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落實“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制領導小組,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細化責任清單,明確5項牽頭任務和10項配合任務,細化目標任務,強化政治監督。截至2022年,全市PM2.5、PM10、O3、SO2、NO2濃度分別為42、78、184、11、27微克/立方米,與2019年相比,分別改善20.7%、24.2%、7.5%、26.6%、20.5%。2022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58,較2019年改善20.2%;優良天數比例66.8%,較2019年提升17.5個百分點。2020年至2022年我市水環境質量指數分別為6.93、5.81、5.51,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二、全面發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全面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印發《全市揚塵治理專項攻堅行動方案》,開展全市揚塵治理異地交叉檢查。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減排,有序推進水泥、焦化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抓細抓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按照縣級自查、市級抽查原則,組織對全市582家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654家加油站進行全面排查。多措并舉開展移動源管控,今年10月,全省新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推廣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我市召開。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持續做好對主要河流水質的監管,加大對可能影響河流水質的污染源及潛在的污染隱患、排污口等的巡查監測力度。加大對涉水企業、污水處理廠的監管。開展汛期河湖水質超標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續做好汛中汛后河湖水質保障,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印發《德州市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工作。
三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
扎實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強化重點監管單位管理,根據上級文件要求,逐年調整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開展現場幫扶,指導重點監管單位有序推進隱患排查工作。按照省級評審指南組織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審,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三、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我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建設。2020年樂陵市和齊河縣祝阿鎮分別獲得第一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1年齊河縣獲評第五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樂陵市獲評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武城縣廣運街道辦獲評第二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齊河縣獲評2021年度山東省生態文明強縣。2022年齊河縣獲第六批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成為全省第二個國家級示范創建“雙命名”縣,全省黃河流域生態文明示范建設現場會在我市齊河縣召開并作典型發言,臨邑縣、慶云縣同獲第三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023年樂陵市和齊河縣趙官鎮分別獲得第四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四、強化監管,堅決守牢環境安全底線
市生態環境系統多措并舉強化應急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優化環境應急預案,完善組織管理體系,確保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能夠積極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聯合市公安局、市衛健委開展輻射安全隱患排查行動,防范化解重大環境風險。堅持以練為戰,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去年以來,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先后組織和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39次,進一步檢驗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主動服務,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推進“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創建,整體提升工業園區建設水平”和“傾力打造全國清潔生產審核創新模式”兩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不斷完善首席政府服務官機制,根據最新調整的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的首席政府服務官名單,將135家“四上”企業【“四上企業”是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業企業等這四類規模以上企業的統稱】和6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進行重新分配。嚴格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建立省、市、縣重點項目服務保障臺賬,指導各縣(市、區)分局開通環保服務咨詢綠色通道,采取主動聯系、提前介入、暢通咨詢渠道、強化污染物排放要素保障等措施,確保項目早落地、早見效。
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作出應有貢獻。
我就介紹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上午 09:11贊
主持人
張慧
主持人: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繼續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邀請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劉春明先生,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楊勝志先生,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與科技科科長王強先生,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筑節能科技與勘察設計科科長楊公進先生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德州市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劉春明先生介紹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