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聚焦“五水共治”治理導向提高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今年以來,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聚焦水環境治理、水安全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提升等方面為一體的“五水共治”治理導向,重點整治水源地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實施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建立環境保護協調聯動機制,不斷提高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推動全區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取得新成效。
錨定“總方向,排查整改出實效。該區圍繞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核心任務,緊盯全年目標任務,持續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根據每日斷面實時數據開展研判分析,及時應急應對。累計整治違規畜禽養殖1家,清理整治塔河、潁河、柳河6公里,打撈水面漂浮物1000余立方米,督導幫扶新107國道、平漯周高鐵新建橋梁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實,確保排查有效、整改見效,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下足“硬功夫”,科技賦能大民生。該區堅持民生需求主線,以科技手段賦能水環境治理。聘請第三方團隊按照河流分布情況制定排查整治方案,對全區潁河、柳河、塔河等4條重點河流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排查整治。創新采用“無人機+無人船+步巡”工作法,彌補了傳統人力的短板劣勢,實現流域巡查立體化全覆蓋,目前,累計排查入河排污口65處,配合人工溯源體系全力整治中。同時,構建飲用水源地安全體系,通過無人機航拍、實地勘察等技術手段,嚴抓肖王、杏樹王、宋寨三處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發現問題動態清零,建立應急保障體系,及時消除村民飲水安全隱患,織牢、織密飲用水水源保護網。
引領“新風尚”,探索治理新模式。該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強對漯河港運輸行業督導檢查,推進船舶污染物從源頭上實現“零排放”。制定港口污染防治應急預案,統籌開展漯河港港口污水處理建設和運行管理,重點排查港口環保設施建設運行以及停靠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措施落實情況,加強清潔能源設備建設利用幫扶指導,把握航運綠色低碳發展新形勢,努力打造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現代化港口環境。(馮艷華 王翌彤 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