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8月16日,注冊地位于浙江省丁橋鎮利群村友誼組26-3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松。經營范圍包括環保及相關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維護、運行;光伏發電;污泥處置、固廢處置(不含危險廢物處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浙江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對外投資4家公司。
浙江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應用設備研發、生產制造以及污泥處理處置整體解決方案的科技創新型環保公司。為解決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公司于2012年組建研發團隊,其核心研發成員從事環保、化工、能源、機電等行業二十多年,為了尋求干化碳化工藝及裝備的技術突破,研發團隊經數年反復試驗,不到溫升與改進,最終取得突破,形成了獨特完整的“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體系。該技術是原理性自主創新技術,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已申請2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及相關PCT國際專利,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屬于自主創新產品,其性能已超越日本、德國、美國在中國實施的類似裝備,技術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在同行業中起領導帶頭作用,已受到社會、行業及資本的高度關注。技術路線如下:
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的核心設備為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集污泥干化、碳化于一體,設備高度集成化、簡約化,配套設備少,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同時,占地面積也大大減少。設備工藝流程原理如下:
經脫水預處理后的污泥輸送至料倉存儲,再通過螺旋輸送機輸送至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分為預干化段、干化段和碳化段三部分,含水率60%左右的污泥先輸送進入一體機的預干化段及干化段,污泥通過機壁被高溫氣體加熱,不斷蒸發干化,產生的水蒸氣冷凝后排入污水管網,不凝氣通過風機送入熱風爐燃燒。干化后的污泥進入一體機的碳化段,在碳化段中通過機壁被高溫氣體加熱到450~600℃,污泥熱解為生物炭和可燃氣,可燃氣通過風機送入熱風爐燃燒。 熱風爐通過燃燒可燃氣及燃料產生800~900℃高溫氣體,用于加熱一體機的預干化段、干化段和碳化段,加熱后降溫的氣體通過尾氣處理系統凈化后達標排放。
浙江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實現了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的最終目標。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解決了當前污泥處理項目實施所面臨的經濟性難題。 減量化 污泥干化碳化后,每10噸污泥(80%含水率計)減少為1.0~1.2噸生物炭,即減量率達到90%。 穩定化 污泥干化碳化系統中,污水污泥無隙對接,污泥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發生腐爛。系統產生物炭不受污泥含水率的影響;不受外部條件、環境、氣候等方面因素制約和影響;污泥處理系統能夠連續穩定運行;最終產品無可降解的有機物。 無害化 由于污泥在完全封閉的設備中隔氧熱解完成熱解碳化,從根本上避免了焚燒產生二噁英的問題,同時重金屬被高溫固化,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環境的二次污染,因此處理過程非常清潔、干凈。 資源化 污泥本身系有機物的組合,經過干化碳化后產生生物質能源、生物炭產品,回歸土壤利用,包括園林綠化等,同時還可以進行建材利用。 經濟性 熱解干化碳化法處理污泥是在全封閉狀態下進行,熱損失小,耗能低;可利用生物質、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為熱源;同時熱解氣的回用,大大降低了能耗,降低了運行成本。
污泥碳化后的固態產物是生物炭,為黑色粉末,含水率很低,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和微量營養元素,pH特性為中性,因發達的孔隙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資源化利用途徑包括酸性土壤改良劑、水體污染物吸附材料、土壤污染修復劑、土壤調理劑、城市雨水滯留池填料、路面透水磚、壘土原材料、金屬冶煉還原劑等,應用領域廣泛。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適用于有機質含量≥30%的市政污泥及一般工業污泥的最終處理處置,同時可協同農林廢棄物(如谷殼、木屑、秸稈等)進行處置、畜禽養殖糞便、餐廚垃圾等有機固廢。 能源科技在市場調研、需求分析、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污泥的實際情況,自主研發了能夠適用于中國行業特性的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開發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并形成了獨特、完整的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體系。 現階段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知識產權情況。本技術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4項,已授權1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著1項,申請PCT國際專利3項。 (2)科技查新。該技術核心設備—“一體化化污泥碳化爐”在2017年5月經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結果表明國內外暫無類似設備的文獻報道。該技術設備在原理、結構、性能等方面實現重大創新突破,并優于美國、德國、日本同類技術設備,在國內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3)質量檢驗。本技術核心設備—“一體化化污泥碳化爐”經過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測試,結果表明:該技術設備所有檢測項目均合格,包括整機性能參數、安全防護裝置、控制系統和執行機構的可靠性、外觀質量等。 (4)產品技術標準。該技術產品已建立企業標準“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爐(標準編號Q/DJHJ001001-2016)”,并已在全國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報備公示,得到了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的備案證明文件。 (5)科技成果評價。2017年8月,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還獲得了湖南省建筑科學院組織的《湖南省科學技術成果評價報告》(應用技術類 湘建評字[2017]第002號),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該“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具有技術難度大、自主創新程度高的顯著特點,創新的工藝路線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作用明顯,整體技術完整、工藝簡便、綠色環保,具有潛在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 (6)污泥碳化產物—生物炭的資源化利用。本技術將污泥碳化后變成用途廣泛的生物炭。生物炭經過湖南省有色金屬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化檢測中心檢測和湖南省煤炭研究院等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生物炭的含水率小于5%、養分(氮、磷、鉀)含量較高、生物炭酸浸液中重金屬的含量比原污泥酸浸取液中重金屬的含量小一個數量級。由此可見生物炭可以作為綠化用肥、炭基肥等的原材料。 2016年公司跟湖南農業大學建立產學研關系,研究生物炭基高效復合調理劑制備及其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該項研究通過30多塊早晚稻大田試驗結果表明,生物炭基高效復合調理劑對阻止水稻對鎘的吸收有明顯的作用。成果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一種生物炭基鎘污染土壤調理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專利申請號:201711013948.0)”。 生物炭資源化應用方面已制定三個行業標準:Q/DJHJ01002-2017《生物炭基鈣磷雙效土壤調理劑》、Q/DJHJ01003-2017《生物炭焙燒還原劑》、Q/DJHJ01004-2018《生物炭基肥料原料》。
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技術是浙江海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海云能源)自主研發的污泥處置及資源化應用技術。該技術解決了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技術難題,是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藍色技術”。該技術已成功完成示范工程和商業化運營項目的建設。
污水處理廠污泥先輸送至污泥預處理系統進行減量。預處理系統多采用成熟的脫水、干化或者兩者相結合的工藝技術,降低污泥含水率至40%~60%,而后再由螺旋輸送機輸送至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系統。污泥在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內深度干化后升溫碳化,最終固相產物生物炭經冷卻后收集。污泥碳化過程中產生的熱解氣送入熱風爐,與輔助燃料(天然氣、生物質等)混合燃燒。燃燒產生的高溫尾氣用于加熱一體化污泥連續碳化機,為干化碳化機提供熱源,降溫后的氣體通過尾氣凈化系統處理后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