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2023年度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第一
天眼新聞2023-12-22 20:31
“目前,全州千人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國控、省控斷面水質保持100%,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第一。”12月22日,在黔東南州2023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陸軍通報顯示,黔東南州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黔東南州圍繞飲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黑臭水體等內容進行精準治理,大力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盯緊抓牢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創新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看牢守好國家、省考核斷面水質,水環境質量保持前列。
“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生態保護補償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楊通橋說。

圖/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提供
據了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部署,黔東南州在發布的《中共黔東南州委辦公室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黔東南州“護綠、擴綠、倡綠”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中提出了“啟動里禾水庫、嘎醉河水庫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具體任務。為此,制定《里禾水庫、嘎醉河水庫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方案(試點)》,充分調動受益區和保護區縣(市)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協同聯動保障飲水安全。

黃平縣新州鎮響水洞溪水風光 龍金星攝
生態補償區域范圍是雷山縣、凱里市之間實施里禾水庫、嘎醉河水庫流域橫向生態補償。鑒于嘎醉河水庫當前尚未蓄水供水,待劃定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后,再納入生態補償考核。并根據斷面設置技術規范、水質自動監測站建站條件等,分別在里禾水庫的里禾河(烏肖河)、嘎醉河水庫的懂公河位于雷山縣與凱里市的行政交界處設置1個生態補償考核斷面。
生態補償考核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共3項指標,達標限值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生態補償斷面水質實行自動監測,取月均值為生態補償計算依據。在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自動監測設備建成投運前,實行人工監測,每月監測2次。斷面水質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月均值,優于Ⅱ類水質目標限值時,凱里市補償雷山縣;劣于Ⅲ類水質目標限值時,雷山縣補償凱里市;介于Ⅱ類-Ⅲ類水質目標限值時,互不補償。斷面補償標準10萬元/月。

圖為鎮遠全景 駱紹勇/攝
“我們補償資金由州生態環境局按月測算,縣(市)級財政按年結算。州生態環境局于每年3月底前將上年度補償資金核算結果向州財政局和兩縣(市)人民政府通報后,自行將補償資金轉入對方指定賬戶。補償資金專項用于里禾水庫、嘎醉河水庫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環保設施運維、環境保潔、生態保護等與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支出,不得挪作他用。”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楊通橋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蔣鴻琪
編輯 歐陽章杰
二審 錢仕豪
三審 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