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日本水資源有限,但采取了多項有效措施來保障用水需求和保護水資源。首先,日本建造了大量的蓄水設施來滿足不同時期的用水需求,雖然水庫蓄水量不及中國的三峽水庫,但已建成了800座多功能水庫和1900座專用水庫。其次,日本制定了20多部相關法律來實現綜合開發水資源、推進水源地建設、保護水質和環境等目標。此外,日本修訂了《水道法》,促進民營企業參與水道設施的維護和更新。還成立了“雨水網絡”這個信息平臺,通過儲存、滲透和蒸發雨水來實現對雨水的儲存和利用,以實現雨水的資源化利用。
案例亮點
1. 蓄水設施建設:盡管日本難以建設大型水庫,但通過建造大量的蓄水設施,滿足了不同時期的用水需求。
2. 法律保障:日本制定了20多部相關法律,通過法律的力量來實現綜合開發水資源、推進水源地建設、保護水質和環境等目標。
3. 民營參與:修訂的《水道法》促進民營企業參與水道設施的維護和更新,推動廣域業務合作。
4. 雨水資源化利用:成立“雨水網絡”信息平臺,倡導對雨水的儲存和利用,以實現雨水的資源化利用。
案例成效
1. 滿足用水需求:通過蓄水設施的建設和規劃,日本能夠在不同時期滿足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盡管水資源有限。
2. 水資源保護: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日本實現了綜合開發水資源、推進水源地建設、保護水質和環境等目標,保護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 水道設施維護:修訂的《水道法》促進民營企業參與水道設施的維護和更新,解決了設施老化和維護管理等問題。
4. 雨水資源化利用:成立了“雨水網絡”,推動市民對雨水的認識和利用,實現了雨水的儲存和利用,減少了對排放水資源的依賴,實現了對雨水的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