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再利用 資源共享讓“兩難”變“共贏”
人民網2024-01-15 18:35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栗翹楚)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的寧波貨運北站北側建設工地,工人忙碌作業,施工車輛來回穿梭;地面下,源源不斷的污水流入再生水廠,處理后變廢為寶,成為當地的城市環境用水……
2023年6月,在寧波江北區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廠正式投入運行,地下解決當地生態治理問題,地上“托舉”起新興智能智造產業園發展,為城市更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據了解,江北區作為人口密集的老城區,由于缺少有效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溢排漏排曾經是江北區生態環境的“痛點”。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對國內下沉廠進行了充分論證與比選,通過公開招標,最終選擇中國水環境集團負責在江北區建設下沉式再生水廠。該水廠處理規模15萬噸/日,承擔周邊30萬人污水處理任務,實現上下統籌開發,將污水處理設備置于地下,變“鄰避”為“鄰利”。
“江北區不僅缺少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同時面臨著工業用地緊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最終確定地下建設再生水廠,地上建設產業園,地上地下統籌開發,民生與產業并重的整體開發方案。”寧波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地上地下統籌開發的模式在國內少有先例,所以在供地、規劃等方面,政府部門也是一步步摸索著解決。
江北區作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和綠色發展百強區,發展動能強勁,區域新增工業用地稀缺,如果地上作產業園開發,將有122畝的城區土地釋放發展潛能。
在項目規劃時,采用“一事一議”原則,政府牽頭協調各局委辦,克服用地審批困難。同時調整控規,實現土地性質縱向分層,探索出“一地兩證,統籌規劃”的創新模式。即地下為公用和環境設施用地,由政府免費劃撥給水廠企業使用,地上為一類工業用地,采用“招拍掛”形式轉讓,為政府創造財政收入近1.6億,帶動投資6.35億,產業園建成后可創造2000個就業崗位,每年將新增稅收4000萬。
寧波水務環境集團項目高級工程師黃劍表示:“‘一地兩用’模式在下沉式再生水廠項目建設上屬全國先例,該創新模式在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最終在寧波率先開花結果。”
新模式的探索,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周邊百姓和城市治理。寧波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推動再生利用最大化。實施“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尾水回用工程,圍繞河道生態補水、景觀綠化灌溉用水、高品質工業直供水和市政雜用水等四個回用方向,以“再生水管道+工業供水管道+城市河網”聯網聯供為途徑,推動再生水循環利用,實現“變廢為寶”,已累計為江北大河等河道生態補水超1500萬噸。
另一方面,推進節能減碳一體化。充分利用地下水廠水溫冬暖夏涼特點,著力開發綠色節能水源熱泵系統,利用熱泵原理通過空氣或水作載冷劑提升溫度后輸送至建筑物中,可為周邊約20萬平方地上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較傳統空調節約電耗約50%,減少碳排放量約4500噸/年。
作為就近吸納的就業人員之一,寧波市江北區莊橋街道蘇馮村村民蘇洪虹已經在莊橋凈化水廠工作了大半年。“真的是跟當初街道和村委說的一樣,沒有噪音和異味。水廠的運行,不僅治理了河道,還為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蘇洪虹說。
江北區下沉式再生水廠地上地下統籌綜合開發模式不僅解決了寧波各區域污水處理不平衡的問題,還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民生和產業并重。
“上下統籌開發的下沉式再生水系統開創了由傳統處理排放改為水資源、土地資源、綠色能源高效利用的水環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對于資源稀缺、土地價值較高的地區具有非常好的借鑒推廣意義。”寧波水務環境集團項目負責人陳建平說。
其實,下沉式水廠并不是新鮮事物。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下沉、地鐵上蓋物業、交通樞紐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保障性租賃住房小區經營性公共服務空間開發等模式,有效盤活既有鐵路場站及周邊可開發土地等資產,提升項目收益水平。近期,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態環境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土地資源緊缺的城市可建設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鼓勵通過建設公園綠化活動場地等方式合理利用地上空間”。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要素之間不適配是我國基本水情。數據顯示,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較大,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量最匱乏的國家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縱觀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的國際經驗,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在內的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是根本途徑,各地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利用下沉式污水處理廠集約土地,減少碳足跡,并持續探索開發潛力。
“如今,再生水廠的生態效益已經顯現,地上在建的產業園也將在2024年6月底完工后迎來相關入駐企業。”中國水環境集團項目負責人褚武越介紹。在相關政策紅利釋放,制度探索的背景下,地上地下綜合開發的再生水廠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不僅會服務更多的百姓,也將成為企業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