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膜處理反滲透機組 本報記者 魏永平 攝
2023年,山西省晉城、運城兩市成功入選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名單,通過試點建設,為山西提供了效果好、能持續、可復制的再生水利用經驗,為破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再生水回用 助力企業發展
山西是全國缺水嚴重的省份之一,為了緩解城市用水緊張的情況,各地逐步推進再生水回用工程,將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變為可再生資源,用于景觀綠化、市政、工業生產等領域。
在太原市晉陽污水處理廠北側的再生水深度處理廠,清澈的水正通過管道緩緩流出。如果沒有介紹,很難看出這是經過處理的再生水。通過一條長約20公里的管線,再生水流向了清徐經濟技術開發區,供焦化企業進行再利用。
“我們通過雙膜處理工藝,去除了水中鹽分等雜質,這種逆滲透除鹽水可以進行再利用。目前,該項目處于試運行階段,未來每天可為清徐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6萬噸的再生水,助力當地的焦化企業減污降碳。”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些再生水經過深度處理后,氯離子濃度低于10.5毫克每升,TDS(總溶解性固體物質)低于65毫克每升,能夠降低對機器設備、管道的腐蝕,而且再生水硬度低,不易結垢,可增加循環利用的次數。
無獨有偶,運城首創再生水廠于2018年10月開始為關鋁熱電有限公司提供城市供暖過程中的生產用水,為保證運城市正常供熱和提高再生水回用率起到了重要作用。該再生水廠相關負責人介紹,運用國際先進的“高效過濾器+超濾+反滲透”模式,對城西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不僅能夠去除污水中的固體物質,還可以去除水中99%以上的溶解性物質,出水水質遠高于生活用水標準,達到了工業級的脫鹽水標準。
謀劃重點項目 推進試點工作
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建設將為推進我國建立健全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循環利用有機結合的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新路徑,提供典型示范。
運城市在申報試點過程中,編制完成《運城市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方案》,謀劃1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3.8億元,對全市再生水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并提出政策支持清單,精準指導各縣(市、區)架起再生水產生至利用單位之間的橋梁,著力解決人多水少、時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全力推進試點任務實施,為缺水地區破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問題蹚出一條新路。
早在申報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時,晉城市就謀劃了中心及次中心城市、特色縣城、典型組團3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示范片,設計了6項試點工程項目、19個子工程,總投資18.6億元。預計工程實施后,可增加再生水產生量約20萬噸每天,代替新鮮水取用量3000萬噸每年,有效降低沁河、丹河流域內污染負荷,緩解全市水資源分布不均現狀,真正實現“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2023年以來,晉城市以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強“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組合治污,持續推進城區白水河濕地、澤州背蔭濕地、高平下莊濕地、陽城獲澤河濕地等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全力推動當地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探索更多方式 盤活水資源
作為山西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靈石縣也面臨水資源匱乏、供需矛盾突出的難題。靈石縣于2021年8月同中國水權交易所合作,通過水權交易解決宏源富康、山西聚源煤化、中煤九鑫等新增項目用水問題,從根本上盤活水資源。
在嚴控區域用水總量,盤活水資源存量的基礎上,靈石縣一方面以黃河流域高質量轉型發展為目標,加快企業項目建設速度,保障企業正常供水,服務企業盡快投產達效。靈石縣保凈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集中運營管理再生水,按照“供水管網全貫通、工業園區全覆蓋”的要求建成供水管網。截至2023年8月,總投資2.29億元,連接12座污水處理廠、覆蓋3個工業園區、總里程67.787公里的再生水管網已基本建成,在購水企業項目建成前率先實現了供水保障。另一方面,按照再生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全交易”目標,積極推進總投資2.1億元兩年三期的城市“雨污分流”建設工程和總投資1.6億元日處理能力1萬立方米的兩渡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使得再生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如今,各大污水處理廠的智能加水機可為綠化灌溉車、環衛作業車供水;利用水源熱泵技術將再生水中存在的大量低品位能量收集起來,可用于供熱和制冷;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再生水用水大戶……山西正在探索更多的再生水循環利用方式,不斷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水污染治理水平。
【來源:中國水利網-各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