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濟南市再生水利用率將達到50%以上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楊璐
2月26日,新黃河記者從濟南市城鄉水務局獲悉,《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濟南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再生水又可以稱之為“城市第二水源”,《意見》提出,到2025年,濟南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到2035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
濟南是“泉城”,但也是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2.5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83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7,長期以來面臨著保泉供水的雙重壓力。當地水資源稟賦不足、客水資源量少,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逐漸成為制約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據悉,此次實施的《意見》將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并提高再生水在工業生產、生態補水和市政雜用領域的使用比例,將大大緩解濟南市水資源供需矛盾,同時,作為穩定的“第二水源”,擴大再生水利用途徑、提高再生水利用量,可以進一步優化供水結構,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替換優質地下水資源,實現供水、保泉共贏。
新黃河記者梳理發現,《意見》中提出,將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站)提標改造、再生水輸配管網及利用設施建設。同時,城市新區(開發區、園區)建設、老城區改造、市政道路建設維修、城市供水管網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應當同步建設再生水管網。據了解,濟南將新敷再生水管線78公里,設計輸水規模為54.1萬立方米/日,另外還將新建7座再生水泵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再生水管網覆蓋區域內,具備再生水供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及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景觀生態、建筑施工、車輛沖洗等行業,應當建設再生水取用設施,使用再生水。
在水質保障方面,濟南也將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站)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到2025年,60%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站)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
此外,濟南將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為改善生態環境,用于河湖、濕地生態補水的再生水價格,結合工作需求,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付;用于工業、市政雜用的再生水價格,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自主協商定價。對取用再生水的用戶,按規定免征水資源稅。同時,制定再生水利用獎勵辦法,對按規定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使用再生水成效明顯的用水單位,給予資金支持。
原標題:到2025年,濟南市再生水利用率將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