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談丨如何守護好一江清水?代表委員“曬”思路
湖北日報2024-01-31 02:07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訪談嘉賓
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夷陵區委副書記、區長 李興兵
省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 康玲
省人大代表、宣恩仙山貢水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銀芳
22:07
奮斗鑄就輝煌,實干贏得未來。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
1月29日,湖北日報邀請三位代表委員做客“建設先行區 兩會現場談”全媒體訪談間,聚焦“以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享一年來的收獲感悟,為我省先行區建設建言。

省人大代表李興兵(左二)、陳銀芳(右一),省政協委員康玲(右二)做客湖北日報全媒體訪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
談成績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過去一年,以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夷陵區有哪些作為?如何以科技創新賦能流域綜合治理?宣恩如何通過綜合治理一條河,帶動旅游產業發展?

游客秋游登上山頂極目遠眺,秋色中的主題公園簇擁著三峽大壩這顆璀璨的明珠,如一幅展開的水墨山水畫。
李興兵:夷陵是三峽工程所在地,肩負“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政治責任。我們扎實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創新方法路徑、拓展融資渠道,籌融資30多億元,實施黃柏河、柏臨河等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在全國率先推行“3+3”河湖長制,在全省率先開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破解九龍治水難題,黃柏河流域綜合治理經驗被評為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之一,入選第二批全國美麗河湖案例。

修復后的宜昌黃柏河水清岸綠。
我們堅定不移走主城融合之路、產業興區之路,以“四大組團”城鄉布局,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稻花香集團連續10年上榜中國企業500強,品牌價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楚能新能源項目一期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一年時間,跑出了夷陵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度”。去年8月,夷陵首次躋身“全國百強區”,位列第98位。

工人在楚能新能源生產“楚能一號”鋰電池。
康玲:如何實施流域安全底線的全面管控,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線,是我省統籌發展和安全首要解決的關鍵問題。2023年1月,省水利廳組織專家評審,確定9個湖北省數字孿生流域先行先試建設項目,宜昌市黃柏河流域數字孿生建設是其中之一。
數字孿生流域是以物理流域為單元,通過算據、算法、算力,構建一個與實際流域完全對應的孿生流域,實現對物理流域的實時監控、發現問題、優化調度的新型基礎設施。目前,數字孿生丹江口、興隆數字孿生工程等已初見成效。依托數字化場景,開展精準化模擬,充分發揮數字孿生流域的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為決策者實時呈現“由水及險、由險觸災”的演化全過程,提高智能指揮決策水平。數字孿生流域將成為流域綜合治理的引擎,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線,統籌推進四化同步發展。

航拍流光溢彩的宣恩縣仙山貢水旅游區夜景。
陳銀芳:宣恩縣位于清江中游南岸,清江水系第一大支流貢水河穿城而過。近年來,宣恩縣舉全縣之力將流域治理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首先是治理水生態。宣恩通過修建污水箱涵、排污渠等工程,完善防洪河堤和沿河道路,流域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其次是涵養水文化。宣恩通過建設四級水力自動翻板壩,讓碧水凝滯、梯次排布,建成文瀾橋、苗族鐘樓等特色景觀。最后是做活水經濟。宣恩將以貢水河為軸心的縣城區域整體打造成仙山貢水旅游區,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斷匯聚。2023年春節期間,宣恩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近10億元。
道感悟頂壓奮進拼出發展加速度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篤行實干,全省經濟運行回升向好、進中提質。請問對于過去一年的工作,大家都有哪些感悟?

近年來,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穩步實施,圍繞“保障一江清水東流”目標,統籌兼顧“治水、護岸、修山、綠城、保林”,探索出一條全流域、全方位、全過程生態綜合治理的“三峽路徑”,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筑起了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
李興兵: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拼出了夷陵氣場、干出了夷陵作為、展現了夷陵擔當。我們緊密圍繞省市戰略部署,頂壓奮進、加速奔跑,三峽水運新通道、高鐵宜昌北站等一批打基礎管長遠的重大工程相繼落地,三峽煙廠技改搬遷、均瑤大健康等一批強支撐增動能的產業項目如期投產,港窯路二期、昌磷路一期等一批優功能提品質的城建項目加快建設。我們聚力“雙千百強”,承接主城“北拓”,奮力打造宜昌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我們縱深推進共同締造,努力營造更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創造更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康玲:2023年是人工智能元年,數字孿生與AI技術融合發展正在應用于流域綜合治理的多個業務場景,去年我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課題“流域性大洪水推演及預案關鍵技術”,研究數字孿生流域關鍵技術,研究區域為長江干流。
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層級、多學科,多區域、多維數據的融合。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為流域全方位數據底板的構建提供了技術途徑。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通過模型算法和高性能的算力資源,可實現水雨情精準預報、災害風險預警發布、調度方案提前預演、預案智能推薦,確保洪澇災害防御和水資源調配精準高效,提升水安全風險的管控能力。

社團學生在宣恩縣彭家寨景區錄制視頻。
陳銀芳:前進動力更足。過去一年,我們喜迎恩施州建州40周年,全州上下團結向前,恩施名片越擦越亮。“直尕思得,恩施要得”旅游IP火爆出圈,恩施生態文旅康養產業強勁復蘇。宣恩獲評“全省文旅融合創新示范區、中國最美生態康養旅游名縣”,彭家寨景區成功創建4A級景區。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堅定不移將“仙山貢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打造到底的強大動力。
肩上責任更大。省委部署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強縣工程,恩施大力推進“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作為95后人大代表,我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架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
謀發展為湖北先行區建設增光添彩
2023年,我們不僅收獲滿滿,更堅定了發展信心。加快先行區建設,2024年,大家將如何繼續發力?
李興兵:一是更大力度推進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百億級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以及百億級食品飲料產業園區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二是更大力度推進城市集中高質量發展。聚焦夷陵“一心兩軸三組團四片區”城市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鴉龍東塔”一體化發展,做強城市承載。三是更大力度推進強縣工程和統籌發展。以“五鏈一體”為抓手,推動農業從種養環節向加工、流通等環節延伸。持續擦亮“三峽極宿”和“峽江宿集”民宿品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同時,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扎實推進瑪瑙河流域綜合治理,打造小流域綜合治理示范樣板,守緊守牢安全底線紅線。
建議省委、省政府在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是小流域綜合治理上,給予更多政策、資金、項目傾斜支持,幫助拓寬流域綜合治理資金來源渠道、提升流域綜合治理成效,更好服務強縣工程實施。

數字孿生丹江口。
康玲:運用數字孿生技術解決流域水安全綜合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有許多瓶頸技術有待突破創新,要發揮我省科教優勢,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總要求,以我省洪澇災害防御、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業務工作中遇到的復雜難點問題為導向,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先行先試建設項目。
國家“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要推動大江大河大湖數字孿生、智慧化模擬和智能業務應用建設。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議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建立新基建的資金籌措和社會資本投入機制,創建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體系,形成在全國可推廣、可復制的應用成果,為我省加快建設先行區提供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湖北方案,為荊楚安瀾保駕護航。

車輛行駛在宣恩縣城郊彩色“音樂公路”上。
陳銀芳:在提升本領上發力。加強學習,在豐富文旅業態、創新文旅營銷、豐富文旅消費上多謀新路、多出新招。在推動發展上發力。多建發展之言、多謀創新之計,持續放大“仙山貢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效應。在為民服務上發力。既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又干好事關游客體驗的“身邊小事”,確保各項工作經得起時間沉淀和歷史檢驗。
宣恩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我們在挖掘民族文化價值、打造特色文創產品方面做得還不夠。建議從省級層面進一步加大保護非遺文化的力度,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宣傳,讓非遺文化真正地活起來、火起來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