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9日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8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意見建議。
座談會上,張宇燕、伍戈、彭文生、白重恩、顧捷、張少明、李仙德、姜英武等先后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雖然困難挑戰依然不少,但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市場信心增強。大家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并對進一步完善宏觀政策、做好經濟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上述與會發言的8人中,張宇燕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伍戈是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是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白重恩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顧捷是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少明是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仙德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姜英武是北京金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張宇燕,國際政治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理事長、首席專家,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

今年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發布《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張宇燕解讀報告時表示,亞洲的整個外部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的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除了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變化以外,一個方面需要預防通貨膨脹回潮,另一方面也要尋求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要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這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
伍戈,現任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長期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部門,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經濟學家。多次參加國務院總理經濟座談會并專題發言。

近期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4月份的經濟展望:
內需方面,住房“以舊換新”、限購放松等舉措不斷。但歷史來看,若總量政策溫和,地產難有顯著改變。房企的債務展期似有加快,但不良信貸抬升。PMI從業人員分項處于歷史同期低位,勞動力市場仍將掣肘居民消費。設備更新改造或對經濟形成部分支撐。
海外方面,美國經濟數據明顯好于預期,市場交易甚至開始由降息轉向“再通脹”。隨著主要央行政策前期轉“鴿”等滯后影響,全球制造業PMI已現擴張且有望持續,有利于我國外需改善。值得一提的是,美歐等貿易政策調整更頻繁,“出海”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價格方面,國內定價為主的黑色系價格,與海外定價為主的有色價格持續背離,折射出內外需的分化。地緣政治風險疊加大選年份往往推升避險情緒對金價的支撐。國內PPI改善有待實物工作量落地。隨著春節脈沖效應褪去,CPI短期再度向零增速左右回落。
彭文生,現任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兼任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轄下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特聘實踐教授,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學術訪問實踐教授。

今年2月份,彭文生發表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他表示,當前經濟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具有跨周期特征,背后有全球產業鏈調整、疫情沖擊的長遠效應和金融周期下半場等超越傳統經濟周期的因素。總需求不足在實體層面體現為儲蓄過剩,意味經濟供求平衡所要求的實際利率的均衡水平下降,同時,預期偏弱在金融層面體現為安全資產需求增加,導致包括風險溢價在內的實際利率上升。促進經濟增長回穩向好的關鍵在于消除實際利率與其均衡水平的缺口,以提振有效需求。目前看,這個政策方向是明確的,但市場更關注政策實施的路徑、工具、節奏。
貨幣寬松可以降低貨幣(名義)利率,意味安全資產收益率下降,促進風險偏好上升、降低風險溢價。金融的順周期性可能使得逆周期調節要求的利率下降幅度較大,由此帶來對匯率貶值壓力和銀行利差過度收窄的擔心。更有效的方式是貨幣寬松配合財政擴張,政府加大支出力度以直接拉動需求、提升均衡利率水平,同時國債發行等增加安全資產供給,降低風險溢價。中國的財政擴張也可能體現在央行的準財政行為,在資產端促進非銀行部門(企業和家庭)的支出,在負債端增加全社會的安全資產供給。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財政擴張、央行擴表”是促進經濟可持續復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均衡利率水平、降低風險溢價,支持金融強國所要求的強大貨幣。
白重恩,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近期,白重恩發表了題為《新階段的中國經濟與財政政策》的演講。白重恩認為,中國經濟當前急需應對的有兩個重大挑戰,一是如何克服疫情后遺癥的影響,盡快讓經濟增長恢復內生動力;二是需要妥善應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沖擊。
對此,他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剝離出新冠疫情沖擊導致的地方債務并由中央提供支持;
第二,明確緩解地方財政困難的長期思路,包括1)控制地方支出;2)緩解地方債務;3)加大教育投入,補貼幼兒養育并擴容優質學校。
顧捷,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現任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張少明,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李仙德,現任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B20中國工商理事會副主席。

姜英武,現任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