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山公用中嘉污水處理廠8.04MW分布式光伏項目
時間:2024-04-17
來源:中國水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中山公用中嘉污水處理廠8.04MW分布式光伏項目
推薦單位: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提供了污水廠場地和污水廠相關資料參數,參與了前期項目評審,共同維護施工安全,匯總光伏項目安全整改隱患排查。
項目所在地: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
項目概況
中嘉污水處理廠8.04MWp光伏項目是由中山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與中山公用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8日敲定,并簽訂了合同能源管理協議。中嘉污水處理廠生產構筑物上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方案。
光伏項目安裝的構筑物有一二三期生反池、二沉池和一二期提標反硝化深床濾池。擬安裝14832塊標準功率為540Wp的高效單晶硅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安裝傾角為5°。每28個光伏組件為一個光伏組串,組串功率15.12kW。裝機總容量為8.04MWp。
示范意義
本項目為分布式光伏項目,利用中山公用自有物業(中山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閑置空處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工程。
通過精心布置,將污水廠構筑物上方空閑空間利用起來,生產清潔的光伏電力,供廠區日常使用,達到節能減排的良好效益。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分2期工程投建,二期光伏項目為中嘉污水廠三期構筑物鋪設光伏,目前一期光伏項目也就是中嘉一二期構筑物光伏鋪設已完成,并于2023年12月29日完成并網,截止2024年1月31日累計發電量為23.88萬kW•h電。
(2)社會效益
預計平均每年為電網提供852.86萬kW•h,一部分用于污水廠自用,一部分上電網。能起到很好示范效應:合同管理模式下的光伏項目具有,投資風險小,無運營維護壓力和節省化石能源。
(3)生態效益
光伏發電不產生三廢污染物及噪聲污染。預計平均每年為電網提供852.86萬kW•h,則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1049.27t,相應減少SO2排放量約78.68t,減少CO2約2615.38t,還減少了有害物質和煙塵排放量,減輕環境污染,同時無水資源消耗和污水排放。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
(2)工藝/裝備原理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直流電能的一種技術。通過串聯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能電池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就形成光伏發電裝置。
(3)工藝/裝備特點
合理用地: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節約能源:接入用戶電網消納電量,節省化石能源的消耗;
即發即用:光伏系統所發電能供企業直接使用,可以減少電力輸送線路的建設,減少輸送線路的電能損耗;
簡捷發電:光伏系統的電能轉換環節,是較之其它各種能源的電能轉換環節都更加簡捷的方式;
清潔能源:光伏能源不產生污染物排放,屬于低碳、綠色的清潔能源;
取之不盡:有太陽輻射就有光伏電能;硅元素是除碳元素之外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光伏能源具有極強的可再生性。
(4)應用工業領域
不限工業領域,所有具有長期使用權或產權和空閑屋頂的工廠區域內皆可安裝。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