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企業有難題,它來“開良方”→
生產訂單效率上不去、
產品創新轉化時間長……
該去哪兒找資源?怎么解決?
成為了肇慶高新區企業發展
亟須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肇慶高新區總工會
“開良方”“解難題”,
開展資源供需對接活動,
著力紓解區內企業困難,
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
“勞模工匠工作室”
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公司成立了王國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后,打破了傳統行政系統的溝通壁壘,暢通了研發人員溝通渠道,研發效率更高,轉化時間更短,市場競爭力大大提升。”
廣東鵬凱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下簡稱“鵬凱環境”)技術總監韓富全介紹,
王國彬是公司的董事長,
也是研發團隊的核心人員,
在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制度的幫助下,
團隊確保了每月召開一次研討會,
每周不定期開展對接會的機制,
讓研發團隊得以及時將進度和問題
進行反饋并研討解決方案,
大大提升了研發的速度。
“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見效,客戶滿意度提升,市場競爭力得以增強。”

鵬凱環境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均得以提升。通訊員 王振宇 攝
韓富全表示,
該公司是研發、生產和銷售
環保設備及工程一體化的專精特新企業,
產品設備均是根據客戶的
環保需求而定制的,
“訂單式”的產品針對性強、要求高,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有效地推動了研發團隊的轉化速度,
為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

鵬凱環境自動化生產線。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梁小明 攝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的賦能不僅促進了企業內生動力,
還以“走出去”的形式,
促進肇慶高新區內企業的發展。
不久前,王國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在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的組織下,到廣東好順歐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訪企問需活動,詳細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及處理工業廢水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面對面把脈“問診”,現場精準“開方”。
雙方圍繞企業工業廢水降解、企業環境、處理技術等方面內容深入探討分析。勞模工匠代表針對企業工業廢水智能化管理提出優化意見,鼓勵企業加強培育技能人才,以低成本高成效為目的完善企業用水環境管理。

鵬凱環境生產車間。受訪者供圖
肇慶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總工會主席萬曉兵介紹,一直以來,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在推動企業內部職工素質提升和技術創新取得顯著成效,而能否將這個優勢輻射到其他企業,互惠互助成為了肇慶高新區總工會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
在各級工會的積極努力下,
創建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區已創建各級勞模、
工匠創新工作室39個,
其中省級4個、市級12個、區級23個,
為企業培養了眾多
技能人才和創新人才。
搭建資源對接橋梁
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愛迪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下簡稱“愛迪機電”)內,
車間負責人看著滿滿的訂單
和忙碌的生產線,喜上眉梢。
“之前訂單多,產能跟不上,可愁死我了。”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訂單激增,但生產線的產能跟不上,面臨無法按時交貨的難題。
恰逢其時,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組織區內
多家企業到華為深圳總部、
東莞松山湖園區學習交流,
愛迪機電負責人抱著交流的心態參加活動,
卻收獲意外之喜。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組織區內企業參觀華為。受訪者供圖
在交流的過程中,
愛迪機電了解了華為在工業制造、
電力、金融、物流、礦山開采、
公共事務管理等領域的技術創新成果
及數字化解決方案。
“我們看到華為在工業制造領域,能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云端協作去優化制造業,提升產能及管理,正好幫助到愛迪機電增強這方面需求的技術。”
在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的
牽線搭橋下,
愛迪機電與華為相關部門
進行了對接,并就雙方合作
達成了初步意向。
“感謝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現在我們對產能及企業管理的痛點,有了解決的方法,這一趟來得值!”
除了成立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鵬凱環境在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的幫助下,
對接更多資源
解決公司發展難題。
今年,鵬凱環境在養殖尾水領域開展新的研究,這也是該公司開辟的新賽道。韓富全介紹,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養殖業的進步,傳統的魚塘養殖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市場及達標排放的需求,鵬凱環境瞄準了養殖尾水處理這個領域的前景,計劃通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數字化等方式將傳統的魚塘養殖與現代工業化生產相結合,打造養殖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四會市碧海灣裝配式污水處理廠為鵬凱環境“裝配式”科研項目轉化落地的成果。受訪單位供圖
“研發成果急需一個載體來驗證成效,但是作為一家工業企業,相關的農業資源十分缺乏。”肇慶高新區總工會了解企業的困難后,馬上行動,為企業聯系到高要區政府,韓富全向記者表示,“在總工會的幫助下,我們與高要區搭建了粵港澳大灣區魚蝦共生綠色循環(高要)基地建設,讓我們科研成果得以落地轉化。”
一直以來,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
積極實施以紓困惠企行動,
積極主動上門聽取企業訴求,
與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和溝通協調機制,
及時搭建資源對接橋梁,
形成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的有效力量,
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
巧用政策紅利
推動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在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的幫助下,我們不僅收獲了不少客戶資源,還與肇慶市供銷社系統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從田間產地到餐桌全程冷鏈保鮮的‘田頭小站’,新市場開拓成效顯著。”
廣州精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精益集團”)保鮮裝備部
大區經理秦永軍告訴記者,
一直深耕運輸設備空調制冷領域
的精益集團于近年開拓了
全程冷鏈保鮮裝備產業板塊,
并基于空間電場技術,研發高品質的
保鮮、速凍、解凍等冷鏈裝備。
“新賽道、新產品,便意味著需要新的資源。”秦永軍告訴記者,肇慶高新區總工會在走訪企業過程中,了解到該公司新的產業板塊,隨即介紹肇慶市乃至周邊城市的食品企業資源,幫助企業打開銷售渠道,積極拓展產品市場。“最高峰的時候,一個月為我們介紹了十多個企業,豐富了公司的客戶群體。贏得了更多市場資源。”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走訪精益集團。受訪者供圖
同時,肇慶高新區總工會
還利用西江實驗室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
廣東省實驗室肇慶分中心)
在肇慶高新區的便利,
促成企業與西江實驗室共建
冷鏈保鮮聯合實驗室,
為企業提供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
的政策紅利。

西江實驗室。圖源 肇慶高新發布
今年五月,
肇慶高新區、封開縣總工會
在就業對接、產業招引等領域
進行結對幫扶,
雙方在洽談時發現,
封開杏花雞初生蛋十分受市場歡迎,
卻因運輸和保鮮的因素,
局限了市場的發展。

受訪者供圖
“精品無菌蛋價格是普通雞蛋的三四倍,但無菌蛋需要冷鏈保鮮技術的支撐才能實現。”萬曉兵向記者介紹,精益集團恰好有冷鏈保鮮的技術,能為封開杏花雞產業提供技術輔助,同時也為企業拓展業務市場。
利用結對幫扶的契機,
肇慶高新區總工會積極推動
精益集團與封開縣供銷社合作,
目前,雙方已經就合作
達成初步意向。
原標題:《貼心!企業有難題,它來“開良方”→》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肇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