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新質生產力一線調研:新一代污水處理技術加速賦能水務行業
現代化的污水處理設備和錯綜復雜的管道系統正井然有序地運行。一處處處理池中,池水輕輕搖擺,水面下隱約可見氣泡翻滾。這是污水經過初步處理后的場景,這些污水最終將會以澄澈純凈的達標水質匯入沙塘涌。



北控速粒在佛山三水項目應用場景
這里是北控水務廣東佛山市三水南部區工業園污水廠,新一代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北控速粒技術正在這里大顯身手。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傳統水務行業正呼喚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提升污水處理效率和質量,實現更高標準的可持續發展。水務行業厚植新質生產力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北控水務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南部區工業園污水廠設計日均處理規模達到5萬立方米,主要處理70%的工業污水和30%的生活污水。北控速粒第一個大規模工程應用項目2022年7月在該污水廠落地,處理規模為8000立方米/日,穩定運行至今。
北控速粒是北控水務根據中國的低碳氮比污水水質特點,基于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自主研發打造的新技術產品。
1991年,好氧顆粒污泥(AGS)被首次發現,其被認為是微生物在自凝聚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生物聚集體。相比于傳統活性污泥,AGS具有結構致密、生物持留量高、多功能菌群分區定殖等特點,受到國內外研究者廣泛關注。
然而,我國城鎮生活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普遍較低,污水處理廠原水碳氮比低,水質波動大等均不利于AGS工藝穩定運行。如何實現AGS工藝的工程化應用污水處理領域急需攻克的技術難題。
為此,北控水務在2018年正式啟動北控速粒技術的重大科技攻關專項,歷時六年,積累數十萬條數據,終于成功攻克低碳氮比污水工程應用中好氧顆粒污泥快速培養、長期穩定運行等前沿技術難題,形成多項核心技術成果。

北控速粒團隊負責人張麗麗
“該技術具備卓越的污泥沉降性能,在實現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高標準去除的同時,能耗可降低20%以上,項目占地可縮減50%,建設周期可縮減2/3,投資節省20%以上?稍诜稚⑹轿鬯、城鎮污水、工業園區污水和點源工業廢水等場景快速應用。”北控速粒團隊負責人張麗麗介紹。
今天,北控速粒技術憑借其高集成、高性能、省占地、省投資等優勢,成為污水處理過程中領先的減污降碳綠色技術產品。
與此同時,集成北控速粒和裝配式水廠理念,能夠在工程現場快速組裝的北控速粒模塊化裝配式水廠也應運而生。裝配式理念顯著提高污水處理廠建設質量、縮短建設周期、降低施工影響。模塊化裝配式污水集成系統,能夠從工藝上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模塊設計方案。
這是我國基于AGS工藝實現的從0到1的重大突破,北控速粒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科研人員堅實而有力的技術攻關,是從實驗室、到中試、到產業化推進的產學研用一體化聯合成果,是新質生產力賦能生態環境產業的強大綠色生命力和無限可能。
如何發展水務行業的新質生產力?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北水科技總經理冒建華認為,水務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主要來自于科技創新的推動、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人才和創新創業機制的升級。

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北水科技總經理冒建華
北控水務新成立的北水科技專業公司,正是希望鏈接科技資源、轉化科技產品、實現科技價值、打造創新平臺,不斷孵化水務行業的新技術、新成果。
他表示,北控水務集團將通過科技創新和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環保行業實現創新升級,讓原有的“市政基礎設施”,逐漸發展成為生活領域中更安全、更清潔、更綠色的保障,同時成為生產領域中更關鍵的生產資料,新質生產力中的清潔要素、綠色要素,不斷提升環保產業發展的“含綠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生產力。
創新的火花被不斷激發,水務行業的發展正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 http://news.china.com.cn/mts/2024-07/03/content_1193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