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4年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為“打造綠色流域,建設美麗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沈躍躍出席年會開幕式并講話。論壇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出席年會并致辭。

全國政協副主席沈躍躍講話
沈躍躍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全局、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期盼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任務,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推進綠色生產力創新發展,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增強創新活力。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堅持人人盡責,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發揮環資界委員專業優勢,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協商議政,廣泛凝心聚力,為加快美麗中國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致辭
黃潤秋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把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流域擺在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位置,以美麗河湖為引領,深入推進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以流域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致辭
王忠林說,舉辦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4年會,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務實舉措,是以美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行動。建設美麗中國是綠色崛起之道、民生幸福之要、大國擔當之責,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全局。近年來,湖北堅定扛牢生態大省政治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水平保護提檔升級,高效能治理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提速競進,美麗湖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湖北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綠為墨、繪就美麗湖北新畫卷,堅持聚綠生金、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堅持向綠而興、探索生態治理新途徑,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各方共同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車俊,湖北省政協主席孫偉出席年會開幕式。湖北省副省長張文彤,湖北省副省長、省政府秘書長蔚盛斌,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湖北省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出席年會。論壇副主席、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主持年會開幕式。論壇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名譽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全程參加會議。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主持年會開幕式

本次論壇年會包括開幕式、主旨報告、專題發言、創新示范與實踐經驗交流等環節,同時首次設立了青年分論壇。開幕式后的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主任張小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浩,全國政協常委、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名譽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分別從綠色美麗河湖、地下水污染控制、應對氣候變化、流域綜合治理、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等方面作主旨報告。曲久輝院士認為,綠色美麗河湖建設是推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實踐、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的集中體現、提供更為優質生態產品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建設美麗河湖要遵循自然觀和系統觀。平衡論是實現零污染的科學基礎和協同原則,從全物質、多介質、全過程、多維度進行系統調控,構建污染物排放與環境可凈化能力平衡的環境保護與治理體系,實現零污染愿景。他提出,可以從凈排核定、綠色控源、過程安全、精準管理、系統推進等方面推進平衡論,從而實現零污染,打造美麗河湖。水生態環境保護涉及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衛生健康、交通運輸、財政等部門,要從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地市層面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王焰新院士認為,地下水是支撐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地下水水質安全關乎國計民生與生態文明建設,地下水污染控制對于河湖、海灣、山川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他分析了我國地下水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建議要大力加強地下水監測工作,全面提升監測能力,發展與革新地下水污染溯源方法體系,建立地下水污染風險分級分類分區體系,研發綠色低碳的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探索依賴地下水的生態系統地下水保護閾值評估方法。張小曳院士從歷史維度分析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氣候變暖情況,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中的物種及其生態系統。他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最關鍵的是走出一條最佳的碳中和道路,他用詳實的數據分享了相關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為國家走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提供強有力支撐。王浩院士認為,水循環視角下,當前我國新、老水資源問題交織重疊,水問題依然嚴峻,我國水問題產生的根本癥結是水循環失衡,根本原因是治水模式失效。他提出要充分發揮流域的自然調節能力、建設健全流域的綜合服務功能、進行水循環過程、水生態過程、水化學過程和水沙過程等多過程的綜合調控,以應對多種水問題的交織。同時提出,實現美麗千湖的湖北建設愿景要統籌好流域治理和區域發展的關系、流域治理中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流域治理中除害與興利的關系。王金南院士認為,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標桿示范、帶頭引領作用,是鼓勵各地積極推進美麗建設、探索基層創新的重要載體,是現階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著力點。生態環境部門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主陣地和主力軍,積極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平臺,引導全國開展美麗中國建設的中長期戰略研究,先后開展了美麗河湖、美麗河灣等美麗系列建設,各地區積極探索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樣板典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中還存在路徑不夠清晰、重點不明確、各類示范創建存在交叉、區域性差異引導有待加強、創建政策激勵不足等問題。他建議要系統科學引導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一是細化實施路線圖,出臺美麗系列領域的行動方案,二是強化目標協同,分階段有計劃推進先行區建設,三是統籌區域、地方、社會、領域四個層面,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四是完善管理機制,推廣美麗系列建設示范典型,五是強化政策支持,建立先行示范的經濟激勵機制。

主旨報告發言

專題一:流域治理與美麗河湖
專題一發言環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西農業大學校長魏輔文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研究員王橋建議國家大力發展突發性生態環境風險即時遙感,從根本上扭轉衛星遙感監測嚴重滯后于突發性流域生態環境風險應急處置和預警實際需要的被動局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介紹了流域綜合治理的湖北實踐。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分享了東西方藝術創作中從自然到生態觀念范式的轉化。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以烏江、南明河為例,分享了河流創新治理的經驗。

專題一發言
專題二: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
專題二發言環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主任朱利中主持。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歐陽志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世界綠色設計組織總干事、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邢雷,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祥分別圍繞長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空間特征與保護,發揮央企在美麗中國建設中作用,建立綠色設計制度,加強濕地保護等方面作專題發言。

專題二發言
專題三:氣候變化與生態流域
專題三發言環節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達峰碳中和專委會主任委員徐華清主持。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潔清,美國環保協會(EDF)副總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分別圍繞以歷史跨期交易思路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挑戰,推動流域治理新發展,提高流域氣候韌性等方面作專題發言。

專題三發言
專題四:建設美麗中國:制度創新與綠色金融
專題四發言環節由清華大學教授劉毅主持。萬科集團創始人、深石集團創始人王石,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夏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首席發展總監、“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壽偉光,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分別圍繞“生物圈三號”零碳實踐:從大梅沙社區到黃科大校園,美麗中國建設的三重邏輯,建立面向美麗中國建設的生態文明自主知識體系,推動綠色“一帶一路”,推進碧水行動,推動新質生產力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美麗中國建設評估等方面作專題發言。

專題四發言

美麗中國建設創新示范與實踐經驗
該環節由生態環境部首席法律顧問、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別濤主持。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美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萬軍介紹了《美麗中國在行動2024》相關內容:報告跟蹤梳理了近一年來美麗中國建設重大部署、重點領域進展和成效、地方實踐進展等情況,圍繞“美麗系列”建設工作部署,選編了部分典型案例,介紹其主要做法和成效經驗,為有關部門和地方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和實踐創新提供借鑒參考。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王莉,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浙江項目主任張海江,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弢,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憲偉,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吉海分別圍繞赤水河流域生態治理、加強水源地保護與鄉村振興、探索北方缺水城市碧水攻堅的天津實踐,推動美麗山東建設,開展生態補償實踐,建設美麗青島等方面作專題發言。

美麗中國建設創新示范與實踐經驗交流

本次青年論壇邀請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美麗中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秦昌波,北京林業大學精準林業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林草固碳增匯教育部工程中心執行主任王佳,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劉永,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鄧紅兵,美國環保協會(EDF)副總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車慧正,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所長、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助理魯璽,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汪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杰,中國環境報社融媒體部主任、高級記者張春燕,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凌海波等青年專家,以“筑牢生態安全根基 保障美麗中國建設” 為主題,圍繞戰略規劃、氣候變化、環境風險、生態保護、健康安全、經濟管理、生態美學、新聞媒體等領域開展交流,形成了生態安全面臨挑戰和對策建議等成果觀點,并由秦昌波所長代表青年分論壇向主論壇作了匯報。

青年論壇發言
“美麗中國百人論壇”由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單位于2020年共同發起主辦。“美麗中國百人論壇”每屆年會聚焦美麗中國建設有關主題深入研討,目前已連續舉辦5屆年會。此次年會上環境規劃院聯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發布了《美麗中國在行動2024》等研究成果。
生態環境部有關部門、部屬單位負責同志,部分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同志,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國際機構、社會組織、企業和媒體代表參加年會。論壇主辦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委書記、院長陸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夏祖義全程參加論壇。

年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