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即中特估,在資本市場的關注度逐漸上升,成為與數字經濟并列的市場兩大關注焦點。
今天我們來探討中字頭中的四大代表性公司,看看哪家公司的成長性最為突出。

文章將通過分析公司在行業中的優勢和最新的財務報告數據,綜合評估各公司的成長潛力。
中工國際主要從事國外工程總承包業務。
優勢:公司的控股股東國機集團是中央直接控制的國有核心企業,擁有強大的股東背景,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500強及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亮點:公司在醫療建筑、索道、固廢起重領域擁有行業領先地位,品牌影響力顯著;在高端裝備研發制造方面具備優勢,是索道纜車、智能醫藥倉儲和環保起重行業的“單項冠軍”。

中國中鐵,主要從事基礎建設、勘察設計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及零部件生產和房地產開發。
優勢:作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業務遍及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備鐵路、公路、市政公用和建筑工程等多項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
亮點:在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公司的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居于全國乃至全球領先地位。

中國能建,主要業務包括勘測設計和咨詢、工程建設、工業制造及投資運營。
優勢:作為國家建筑隊伍的一員,公司在區域一體化能源規劃中具有重要的話語權和政府影響力,能夠獲取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最新信息和項目開發的先機,建立了廣泛的市場開發網絡。
亮點:公司在新能源電力接入和消納方面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能力,其“源網荷儲”和“多能互補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在國內處于領先位置。

中國鐵建,主營建筑工程承包、勘察設計與咨詢、物流貿易、工業制造及房地產開發。
優勢:公司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高速公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其地下水下工程建設、磁懸浮工程建設和四電系統集成技術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亮點:中國鐵建致力于科技自主創新,多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表彰,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被評為2022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接下來,通過分析公司最新發布的財務報告中的關鍵經營成長性數據,我們將深入了解這些公司的成長情況。
(注:中工國際目前僅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數據,其余公司均使用年報數據)
首先,我們來看看公司的營收增長速度,
營收的增長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因為利潤的提升必須建立在收入的增長之上。

過去五年間,
營收增速第一的是中國中鐵,五年平均增長率達10.79%。
其次是中國鐵建,五年平均增長率為10.02%。
第三名是中國能建,五年平均增長率為9.64%。
最后是中工國際,五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5.77%。
在過去五年中,只有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每年實現了營收的正增長。
中工國際因其規模相對較小,在過去三年的疫情影響下受到的打擊也最為嚴重,營收顯著下滑。
然而,隨著國內外形勢的逐步好轉,中工國際有望實現業績反彈。
緊接著,我們將分析公司的毛利增長情況,
毛利是指公司從營業收入中扣除生產經營成本后的利潤。
如果營收增速反映了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那么毛利的增長則是評價公司利潤增長潛力的重要指標。

過去五年間,
毛利增長最快的是中國中鐵,五年毛利增長達82%。
緊隨其后的是中國鐵建,毛利增長70%。
第三名是中國能建,毛利增長56%。
最后是中工國際,其毛利在五年內下降了61%。
在這五年中,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和中國能建的毛利均實現了穩定的增長,唯獨中工國際的毛利因為國際和國內市場的不利因素顯著下降。
最后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公司的毛利率,
毛利率,即毛利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一家處于成長期的公司,其毛利率通常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目前為止,
毛利率最高的是中國能建,達到12.42%,
其次是中國鐵建,毛利率為10.09%,
第三是中國中鐵,毛利率為9.81%,
最后是中工國際,毛利率為4.36%。
綜合分析,
中國中鐵在過去五年中展現出了最高的營收和毛利增速,與其他兩家相比,具有最強的成長性。
中國鐵建的成長性相對平衡,無論是營收增長、毛利增長還是毛利率,均位列第二。
中國能建雖然毛利率最高,但其毛利增長速度相對較低。
中工國際由于大環境的影響,成長性最弱,但也因其規模較小,一旦經營環境改善,其業績彈性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