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富春環保目前已經形成“熱電聯產+固廢(危廢)+資源化+環境監測治理”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通過異地復制(并購)模式,覆蓋浙江、江蘇、江西和山東四省。
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熱電聯產建成投運的總生產規模為34爐22機,總裝機容量340兆瓦,鍋爐蒸發量4240噸/小時;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回收項目投運產能5萬噸/年;證載危廢處置能力為6.7萬噸/年;污泥處理投運產能為300噸/天。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看,熱電聯產系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2024年上半年,公司熱電聯產業務實現營收12.7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提升2.09個百分點達到22.02%。報告期內,子公司鉑瑞義烏高新區智慧能源中心熱電聯產項目于2024年5月正式投運,新增裝機容量9兆瓦,新增鍋爐蒸發量180噸/小時。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尚有熱電聯產擴建項目2個,分別為鉑瑞萬載工業園新型熱電聯產二期擴建項目、常安能源二期擴建項目第二階段。
公司固廢資源化業務系對污泥和含有色金屬的一般固廢進行資源化利用,是國內固廢處理行業的重點企業之一。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富春環保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務實現營收7.43億元,同比增長48.28%,有力推動了總體營收的增長。
含有色金屬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回收錫、銅、金、銀、鉑、鈀等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報告期內,有色金屬回收利用業務實現銷售精錫1626噸、黃金138千克、白銀8760千克、電解銅1130噸。在污泥資源化利用方面,報告期內共處置污泥1.89萬噸,若以規劃產能計算,公司污泥處置還有可觀的增長空間。
在環境監測治理業務方面,公司主要業務是進行二噁英監測設備的銷售及租賃。控股子公司研究院不斷拓寬新的業務領域,實現二噁英監測設備銷售及租賃業務、校企非標合作業務、運維包干業務齊頭并進、多元化發展。
分析指出,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日益凸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今年8月11日,《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印發,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首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等。富春環保有望憑借完整產業鏈和異地復制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