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科凈源發布2024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毛利率為22.13%,凈利率較上一季度上升47.91個百分點。
從“雙碳”目標的提出到“十四五”規劃將“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增長。作為一家從事水環境系統治理的創新型綜合服務商,科凈源致力于打造節能、環保、低碳、生態的產業平臺,通過自研技術構建起比較優勢,為建設美麗中國及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環境保護日趨重要,水處理行業前景廣闊
在生態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當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然深入人心。其中,水作為基礎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對保障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水環境保護及治理成為“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015年,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從而規劃了水污染治理的總體綱領,環保標準要求提升成為大勢所趨。
近年來,我國陸續推出《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等政策,持續支持環保產業和水環境治理行業發展,產業前景愈發廣闊。
實際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預測,2023年污水排放量將達646億立方米,污水處理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500.1億元,隨著相關政策和“新質生產力”概念的落地,未來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水污染治理行業客戶包括居民,也包括工業、消費、軍工、半導體、高端制造等,下游需求持續并且空間巨大。目前,我國存量污水處理項目提標改造加速,疊加新增流域治理、鄉鎮污水處理項目釋放,預計行業有望在量、價的雙重推動下保持增長。
與城鎮污水處理相比,農村污水處理在業務模式上存在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治理模式。在內源污染治理方面,科凈源自主研發出阻隔、消減類產品,可有效實現河湖黑臭底泥的原位治理,在避免二次污染的同時大幅降低處理費用;公司還推出千元級水質物聯網監測系統并提供技術服務商業模式,打造因地制宜、高效實用且經濟實惠的治理方案,助力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
多領域突破加速,自主研發建立優勢
成立于2000年,科凈源堅持“視水處理為己任”的使命,圍繞客戶對水環境治理的需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設計與咨詢、水處理設備生產與研發、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及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經過二十余年發展,科凈源在水環境生態修復、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景觀河湖水治理、循環水領域等均取得突破,自主研發的孢子轉移裝置(微納米氣浮)、速分生物處理裝置、智能離子平衡裝置三大核心技術產品通過科技部批準的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的專家鑒定,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生物處理技術方面,科凈源開發出的速分生物處理系統通過進水關鍵指標的判斷與控制、模塊化水量匹配設計、定制化速分球、穩態流動場、多功能曝氣系統等方面進行系統創新,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超極限脫氮、耐水質及水量沖擊、耐低溫、剩余污泥原位減量、適于微污染水處理等優勢。
在物理化學處理技術方面,科凈源自主研發出一種新型水處理工藝——孢子轉移技術,通過定制化藥劑、微納米氣泡與水中的磷、疏水基懸浮物發生反應,可快速去除水中的總磷、懸浮物等污染物,同時實現水體復氧。該技術具有占地面積小、成套設備一體化、模塊化組合形式靈活、建設周期、調試期短的特點。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科凈源水處理產品和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業務的不斷拓展,客戶粘性有所增強,公司承接建設完成后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項目或通過運營水處理產品,為客戶提供長期持續的運營服務,項目運營服務收入及占比逐年穩定增長,正逐漸成長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
緊隨行業發展步伐,創新拓展增添動能
技術創新是新質生產力中最為核心的部分,環保治理標準的提升要求技術進步,創新也將推動行業不斷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污水處理廠的排放要求日趨嚴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就強調,“十四五”時期應以建設高質量城鎮污水處理體系為主題,從增量建設為主轉向系統提質增效與結構調整優化并重;北京、天津、昆明等城市或地區也已先后制定并執行了更為嚴格的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進一步拉動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市場需求。
這意味著,盡管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新建市場趨于飽和,在存量市場仍然存在“大馬拉小車”、能耗高、污水濃度低、設計標準與新標準差距大等問題,對存量污水處理提標完善降能等已成為城鎮水環境治理領域中新增投資規模增速最快的組成部分。
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提升,主要體現為總磷、總氮等指標的排放限值更為嚴苛?苾粼磳W⒂谒廴局卫眍I域多年,已先后突破了超極限脫氮、超極限除磷等技術難題,并將核心技術成功應用于細分水系統領域的治理中,治理效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具體而言,科凈源的速分生物處理系統脫氮效果尤為突出,出水總氮可低至5mg/L(污水廠出水最高標準一級A標準為15mg/L),氨氮可低至1mg/L(污水廠出水最高標準一級A標準為5mg/L),較同行業相似技術“曝氣生物濾池技術(BAF)”、“FMBR技術”而言處于較優水平。
此外,公司的孢子轉移系統可針對微污染水處理實現超極限除磷,主要技術指標包括總磷、SS(懸浮物),均優于行業技術標準,出水總磷可低至0.05mg/L以下(污水廠出水最高標準一級A標準為0.5mg/L),除磷效果優于同行業相似技術“重磁介質加載沉淀技術”、“FMBR技術”及“一體化二級強化氣浮技術”。
不難看出,憑借持續創新和抓住行業發展機遇的開拓精神,科凈源正在繪就水生態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有望在水污染治理重要性不斷提升的未來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