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一場異地舉行的中期業績說明會,讓市場窺見A股傳統制造類上市公司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迫切的轉型需要。
8月28日,科創板福建本土上市公司圣元環保(300867.SZ)在上海舉行媒體業績交流會。作為主營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的“龍頭”,上半年圣元環保總營收微降,凈利潤則顯著增長。
“從公司上半年業績來看,基本符合預期,在營業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技術提級及上下游產業的拓展等手段,實現營業成本大幅度下降,且具有可持續性,對公司全年的業績具有較強的參考性,不過垃圾焚燒發電業務也到了天花板;另外一面,公司早在上市之初就開始布局未來產業,包括氫能和牛磺酸等,雖然這些領域近幾年才開始興起,但公司憑借前瞻性眼光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這種戰略布局,無疑會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于上半年增利不增收的局面和公司轉型方向,圣元環保董事長朱煜煊在發布會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手握”2億元的貨幣資金,以及還有逾13億元地方業務財政所欠應收賬款,圣元環保未來的轉型融資也備受關注。對此,朱煜煊也在受訪中坦言,公司將根據新項目投資資金需求狀況,在有利于股東利益的前提下,運用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再融資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當然公司可以通過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做大做強,但目前還是要忍住。
傳統主營已至天花板
8月27日,圣元環保發布的上半年公司業績數據顯示,其總營業收入7.89億元微降3.74%,凈利潤則顯著增長11.04%至1.0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36.47%;每股收益達0.3768元。
圣元環保的主業是節能環保業務,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生活污水處理,其中垃圾焚燒發電業務貢獻業績占比超90%。上半年,該公司已運營垃圾焚燒發電廠累計接收垃圾進廠量298.49萬噸,同比下降0.96%;累計發電量9.79億度,同比下降4.4%;上網電量8.33億度,同比下降4.88%。
其中,圣元環保投資運營生活污水處理廠5個以及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站1個,均位于福建省境內。上半年公司共計處理生活污水4606.13萬噸,較上年同期上升15.61%。上半年,公司下屬6個垃圾發電廠對外供蒸汽7.2萬噸,對外供熱39.53萬GJ(吉焦,一個吉焦等于10億焦耳),公司固液廢專業化處理主業方面,莆田圣元廚余項目(設計處理能力600噸/日)處于調試狀態。
“營收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在建項目減少,PPP項目建造服務收入確認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4200萬元,減少比例66.34%。扣除PPP項目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略有增長。公司目前尚有7個項目尚未被納入國補目錄清單,其均滿足納入國補目錄清單的主要條件和審核要點要求,目前均已按照規定完成申報,相關審核工作正在進行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經財務核算,圣元環保預計待確認國補收入金額為2.6億元。”對于營收下降的主因,圣元環保證券事務代表何玖玖也在當日說明會上特別指出。
對于傳統主業,朱煜煊也在受訪中坦言已至天花板,要進一步實現利潤的增長,則依賴技術的提升來降低成本。
“結合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公司主要從技術升級及增加供汽供熱業務提升發電效率,從區域統籌及垃圾焚燒發電協同處置污泥、一般工業固廢、餐廚廚余垃圾等方式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公司目前運營垃圾焚燒發電廠均采用當前先進的機械爐排爐中溫中壓及中溫次高壓發電技術。對比中溫中壓發電技術,如采用中溫次高壓技術項目垃圾噸發電量有明顯的提升,從原中溫中壓的300多度可提升至500多度,提升幅度達到60%左右。”朱煜煊受訪中表示。
就在今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在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對流化床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設備更新替代為爐排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亦符合“以舊換新”政策要求。
朱煜煊解讀這一政策利好時透露,公司計劃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對已投產運營采用中溫中壓技術的其他項目逐步進行技改升級,以提高生產效率并促進業績的增長。如果未來氫能產業興起或爆發,公司城市垃圾制綠氫技術將得到推廣應用,相關項目落地及規模化實施值得期待。
轉型路怎么走
在朱煜煊看來,圣元環保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的企業,但行業正在遭遇生命周期的問題,建設周期基本已經過去,從增量市場轉向了存量項目運營。在知道天花板的情況下,還要硬去撞肯定不行,所以就往新能源行業走。
“當前經濟形勢下,公司在夯實傳統主業發展根基的同時,結合自身相關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業務。鑒于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逐漸進入成熟期,產業技術成熟,公司主營業務當前重心在于存量項目的精細化運營和提質增效。公司早在上市之初就開始布局未來產業,包括光伏、氫能和牛磺酸等新業務。”在受訪中,朱煜煊在談及轉型的目的時稱。
具體來說,在新能源業務方面,圣元環保已先后投產運營6個分布式光伏項目,合計裝機容量4594.60KW。報告期內,光伏發電項目累計實現發電量225.93萬千瓦時;其中在建分布式光伏項目(梁山圣元)1個,裝機規模482KW,目前尚處于調試狀態,預計8月底投產運營。另外,公司旗下氫能源研究院及研發中心實驗室公司當前主要做好技術研發儲備和示范性產品開發,并逐步推進知識成果轉化和商業化落地等工作。氫能新業務方面公司則采用烘焙-氣化技術,是成熟制氫工藝的創新嘗試,該技術目前正在示范性應用推廣,與地方政府商談項目建設的相關邊界條件。
“圣元環保開發出氫能兩輪電動車、氫能觀光車、氫能叉車等多款氫能應用車輛,并計劃進一步拓展至城市垃圾清掃車、運輸車及工程車輛等領域。此外,垃圾制氫項目和固態儲氫靜態增壓技術在廈門市的同安區和翔安區進行示范應用。”何玖玖也介紹稱。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業績說明會圣元環保將牛磺酸業務作為介紹重點。何玖玖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加強牛磺酸原料在食品、藥品、保健品、寵物食品及飼料應用領域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力度。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圣元藥業有限公司建設了液體和固體食品生產線項目,進行牛磺酸添加食品、特膳食品配方試驗及生產,該項目取得了食品生產許可證(普通食品和特膳食品)。上半年,公司進行了部分產品生產及試銷,取得良好效果,符合預期。
記者了解到,就在今年5月14日,圣元環保披露,全資子公司投資11.66億元建設化學藥品(食品)原料及食品、藥品健康產業項目。其中,子公司泉州圣元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首期投資7.49億元先行建設年產4萬噸牛磺酸項目;同時,子公司泉州圣元康健藥業有限公司擬投入約3.97億元建設生產線,項目一期工程新建年產3萬千升飲品(牛磺酸飲品及膠原蛋白飲品),30000噸/年膨化干糧和1200噸/年凍干貓糧及保健品生產線(泡騰片、片劑、膠囊、壓片糖果等)。
“從目前公司項目進展來看,以牛磺酸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可能有望率先實現項目投產,為公司帶來規模性收入,會早于公司的氫能產業。整個氫能行業的產業鏈條比較長,應用范圍領域也很廣,但目前各鏈條之間沒有完全打通,成本一直降不下來;在氫能產業整體提速或爆發之前,公司要做的工作就是專心練好內功。”何玖玖表示。
不過在市場看來,無論是轉型氫能還是牛磺酸飲品產品,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圣元環保貨幣資金約2億元,又該如何支撐未來新業務的擴張,是一個大問題。
“公司主業垃圾焚燒發電和污水處理,每年具有穩定良好的現金流,是支撐新業務發展的主要保證;同時,公司將根據新項目投資資金需求狀況,在有利于股東利益的前提下,運用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再融資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當然公司可以通過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做大做強,但目前還是要忍住。”朱煜煊也在受訪中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