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82項水務工程完成投資54.9億元
2024-09-14 來源: 魯網
9月14日訊9月13日,濱州市召開“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質——亮進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城鄉水務局專場。據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清軍介紹,今年以來,市城鄉水務局聚焦市委市政府“1+1188”發展格局,以“水務工作提升年”為抓手,按照“1+645”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積極落實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水資源、河長制、水利建設3項工作獲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勵,9項工作被上級發文推廣或評為典型案例。
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截至目前,82項水務工程完成投資54.9億元,占計劃投資77.69%。積極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實施徒駭河、德惠新河2條骨干河道和沙河、付家河等6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及秦口河、海河流域排澇提升工程,治理河道252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315座;城東、利民水庫建設進度達到98%,除險加固三角洼、古城、郭莊3座水庫和潮河坡杜、雙劉2座水閘,開工新建潮河擋潮閘,無棣縣創建為全省唯一一個國家縣級水網先導區。
筑牢城鄉供水基礎,加快推進6處引黃灌區現代化改造,完成249個單村水源轉換,增設加壓加氯泵站11處,完成80個城市居民小區供水設施改造。
優化完善水資源配置,建設6座再生水廠,濱州市創建為國家再生水試點市;魯北碧水源(300070)10萬噸海水淡化二期項目和北海2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正在推進;實施區域水價綜合改革,消納長江水8788萬方。濱州市水資源配置做法被省委改革辦刊發并上報中央改革辦。
改造提升城市雨污排水體系,實施25項雨污管網提升改造等排水防澇項目,新建改造市政雨污管網71公里,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推進。在主城區建設17處水系連通和43處雨水快排工程,清淤西沙河、新立河57公里,打通潮河與徒駭河4個連接段14.4公里并建設強排泵站,暢通城區排澇通道。
加快打造數字孿生體系,完善城市洪澇模型,積極推進數字孿生漳衛新河和簸箕李-小開河-韓墩數字孿生灌區等建設,開發智慧工地、城鄉供水、水土保持等模塊。
精準落實政策制度
嚴格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加強許可、取水、計量等全鏈條監督管理,違規取用水問題動態清零。從嚴落實水資源論證制度,項目取水許可證保有量1777個。完成9例2417萬方水權交易,征收累進加價水費93.6萬元,開展“千城地標亮節水”等各類節水宣傳活動70余次。
全力抓好引黃調水,2023-2024調水年度引用常規水8.568億方,未超控制指標。積極落實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將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納入“十證聯發”范圍,對72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事中事后監管,今年新批復已開工項目現場監管率100%,實施2個小流域項目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平方公里。
嚴格水行政執法,出臺《關于提升水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的實施意見》,排查涉水違法線索73個,立案44個,全力維護水事秩序。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供水管護方面,大力推行農村供水“公司直管到戶”改革,建成41個供水服務中心,開通14個“117”服務熱線,向用水戶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出臺《濱州市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技術導則》,規范新建小區供水設施設計、建設、施工等各環節。
防汛抗旱方面,出臺《濱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工作規則》,分別制定河道、城市防汛工作手冊,升級防汛指揮大廳,成立防汛工作專班,完善城市防汛網格包保責任制和河道閘壩運行調度工作機制,構建“指揮部+指揮大廳+工程調度+隊伍巡查”機制,成功應對多輪強降雨,特別是在8月26日全市暴雨過程中,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和防汛隊伍,有力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在5月份啟動抗旱應急響應,引用黃河應急抗旱水3.05億方,占全省總量的43.6%,組織各縣市區投入機電井7175眼、泵站682處、機動抗旱設備19013臺套,抗旱保供水取得積極成效。
河湖管護方面,制定《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河湖“四亂”問題動態清零。建成河湖管護全時空大數據平臺,構建“天-空-地-人”全時空監管體系,水利部連續三年發文推廣。
工程建設運行方面,理順城市排水工程建設管理機制,定期開展工程質量巡查、運行管理監督檢查、安全檢查,全力確保工程建設安全、運行安全。啟動秦臺水庫矩陣試點建設。城市黑臭水體監管方面,建立“雙月暗訪、季度點評、半年觀摩、年終評議”機制,開展5輪暗訪,城市黑臭水體保持動態清零。(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