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詢項目“內蒙古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戰略研究”啟動暨專家咨詢會召開
中國農大新聞網訊 4月20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教授主持的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詢項目“內蒙古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戰略研究” 啟動暨專家咨詢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順利召開。
會議邀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王浩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武強院士、新疆農墾科學院尹飛虎院士、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劉云波主任、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胡孟處長、寧夏大學副校長王忠靜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名譽所長許迪教高、內蒙古農業大學史海濱教授擔任咨詢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黃冠華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劉廷璽教授、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內蒙古研究院等項目相關人員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采用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方式,由康紹忠院士主持會議。
項目負責人康紹忠院士簡要介紹了內蒙古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戰略研究項目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內容與預期成果,強調了工程院咨詢項目服務決策、適度超前以及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的目標使命,表達了期望在各位領導專家把脈問診和項目組成員的努力奮斗下,形成系統研究成果并為政府決策提供政策制定材料儲備的愿望。
內蒙古科技廳副廳長劉爽出席會議并致辭。她首先代表科技廳對各位領導與院士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項目啟動和專家咨詢會的召開表示支持,期待項目承擔單位順利完成項目各項任務,做出好成果,最后預祝項目在各位專家的指導和項目組成員的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為內蒙古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供政策建議。
內蒙古水利副廳長李彬出席會議并致辭。強調了自治區面臨的水資源矛盾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性,要求全方位貫徹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加強統籌銜接和協調配合,充分發揮高校的專業職能和科研優勢,圍繞農業用水管理、農業節水增效、綜合農業水價改革、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及節水技術推廣應用等問題開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政策與戰略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霍再林教授代表項目組詳細匯報了項目的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已有工作基礎、預期進展和預期成果等方面內容。該項目研究內容包括黃河流域農業節水增效技術與模式、黃河流域農業用水體制機制研究、黃河流域工業節水減排與城鎮節水降耗措施與模式、黃河流域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措施與模式、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對策集成五個部分。專家咨詢組聽取了研究方案匯報,認為研究計劃全面、研究基礎扎實、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戰略性。項目咨詢專家對項目整體研究方案、關鍵問題、項目特色、戰略研究內容等方面給出了具體咨詢意見和建議,大家圍繞課題內容及研究進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充分研討。
在專家咨詢環節,王浩院士提出自己對區域農業節水程度、節水邊際成本計算和農業節水收費水價和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等問題的建議。武強院士指出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過程中做“加法”和“減法”的具體步驟及水資源優化配置時如何考慮水質和用水目標等問題。尹飛虎院士重點闡述了農業與生態用水矛盾、灌溉水利用系數評價和農業用水機制體制等問題及其解決思路。劉云波主任強調項目要以“四水四定”為原則,以“節約集約”為手段,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引導水利與農業部門的銜接,促進大型灌區用水管理機制改革增效。胡孟處長建議戰略研究項目要著力解決目前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協同調控區域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王忠靜教授強調了水利數據監測準確的重要性,并對推廣滴灌和溝水回用技術提出了建議。史海濱教授建議引黃灌區要控制灌溉面積,在灌溉模式上以地面灌溉為主,發展多水源滴灌技術。許迪教高建議項目開展過程中開展大規模普查調查,更多從農民角度論證問題,了解用戶和農民對于政策和技術的真實想法和主觀意愿。
康紹忠院士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希望項目組成員認真思考和領會專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加強與專家溝通交流,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做出綜合研判,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戰略決策。同時再一次梳理了本項目的研究思路和目標,要求大家根據研究內容做好分工,聚焦凝練影響黃河流域內蒙古段以及河套灌區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核心舉措,強調要在廣泛全面收集數據并建立科學數據庫基礎上,加強與農業水利主管政府部門對接,落實好實地調研和農業生產實踐活動。此外,康紹忠院士對項目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部署安排。
內蒙科技廳科技合作處史廣旭處長、科技廳戰略研究中心姜寶林主任、水利事業發展中心水資源節約保護部王俊副部長、科技廳戰略研究中心喬旭科長、內蒙古農業大學劉曉民教授、李仙岳教授、閆建文講師、陳寧講師,中國農業大學徐旭教授、劉瀏教授、張成龍副教授、任東陽副教授以及部分博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供稿: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供圖: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編輯:李楊
責編: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