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強調,財政部將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其中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事關發展和安全、事關財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國務院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指導各省份制定具體化債方案。
多個省份制定“1+N”化債方案
在中央指導下,各省份積極采取措施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以實現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多個省份制定了“1+N”化債方案,其中“1”指化債總方案,“N”指化債子方案。例如,江西“1+9”、甘肅“1+10”、內蒙古“1+8”、天津“1+10”。
具體化債舉措方面,多個省份通過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來置換存量隱性債務。2023年10月~2024年6月,各地累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1.5萬億元。其中,貴州、天津、云南、湖南、內蒙古、遼寧等省份發行規模居前,累計發行規模均超千億元。這有助于推動隱性債務顯性化,優化地方債務結構、緩解付息壓力。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大力壓減非剛性支出,用于化解債務風險,同時通過盤活“三資”籌措化債資金。例如,內蒙古通過調整礦業權出讓、土地指標交易等措施籌集資金;湖南常德市清理盤活國有“三資”521.1億元等。
還有一些省份探索金融化債,包括債務展期、存量債務置換等方式,以降低利息負擔并延長債務期限。例如,湖南婁底市提出“大銀行接盤,非標、剛兌債務置換,降息展期”等舉措;廣西提及“鼓勵金融機構不抽貸、不停貸、減息置換存量債務”。
此外,地方化債舉措還包括設立應急周轉基金、債務風險基金等類似基金,用于緩釋到期債務風險;推動城投平臺企業整合和轉型;加強政府債務風險防控預警機制等。
2023年,財政部安排了超過2.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和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截至2023年末,全國納入政府債務信息平臺的隱性債務余額比2018年摸底數減少了50%,債務風險可控。
環保行業受益地方化債
2024年以來,財政部已經安排了1.2萬億元債務限額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還特別提及,除了每年繼續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規模的債券,用以支持存量項目的債務外,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他表示,這項政策是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措施。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化債政策對環保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環保項目多依賴政府財政支付,而化債政策將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能力,改善流動性,有助于減少環保企業的應收賬款,改善現金流情況。同時,優化債務結構和提高融資效率也將間接改善環保企業的財務狀況,降低融資成本,提升經營信心。
廣發證券也表示,化債政策加碼下,環保企業應收賬款有望加速收回、改善三張表質量,例如壞賬計提減少甚至重回增厚當期利潤、應收賬款降低改善負債結構提升現金流等。同時相關政策刺激地方環保相關新增投資需求釋放,板塊未來訂單需求預期提升,長期成長性得到認可。此外,存量資產質量改善、未來成長性提升,環保板塊有望迎來業績預期+估值預期的戴維斯雙擊。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近年來最大力度化債措施將出臺,將有望改善環保公司的應收賬款回收情況。受益標的包括盈峰環境、清新環境等;以及云南、內蒙古等財政薄弱地區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碧水源(300070.SZ)、僑銀股份(002973.SZ)等。
碧水源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化債方案
碧水源作為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控股的上市公司,長期深耕環保水 處理領域,憑借多年的技術研發與創新積累,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膜材料研發、 膜裝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并具備數字化水務運營兩大優勢的高科技環保企業。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膜技術,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在行業內具備一定優勢。
在膜法水處理技術領域,碧水源是行業佼佼者。截至2023年底,公司膜技術所應用的水處理總規模已超過2200萬噸/天,每年能夠為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70億噸。
近年來,碧水源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EPC項目增加,以及國家宏觀形勢變化,特別是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控制和降杠桿等融資政策調控,公司應收賬款出現增長態勢,成為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
近期,碧水源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指出,公司正在積極尋求內外部資源的整合,以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進程。在內部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應收賬款管理辦法和獎懲細則,并成立了專門的應收賬款管理與催收小組。通過設定全年目標并分解至各單元,公司定期督導工作進展,確保兩金壓降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同時,公司也跟外部積極溝通,與地方政府推動化債專項工作。
展望未來,碧水源表示,將繼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和收款技能,以全面提升應收清欠工作。同時也將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合作,針對不同項目情況制定合適的收款策略。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進入運營期,公司相信收入盈利情況將進一步增加,現金流和應收賬款狀況也將得到顯著改善。
本文源自:銀柿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