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全球發展論壇(2024)“新能源與全球氣候議程”分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0月21日電 (記者 鄭欣)10月18日至20日,第二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文化地標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和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
論壇設主論壇和平行分論壇。主論壇以“構建發展共同體,共創人類新時代”為主題。19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南方電網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新能源與全球氣候議程”分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新業為分論壇致開幕辭。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主辦通州·全球發展論壇,首次提出“人類全面發展2050目標(CDGs2050)”等原創概念。他表示,我國在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等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全球正面臨能源轉型和氣候變暖的雙重挑戰,各國要回答結合國情選擇轉型技術路徑、最優政策組合、實現代際公平等一系列重要問題,亟需各界加強研究和交流合作,為企業、政府更好決策提供支撐。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發表了題為《可持續發展與中國能源綠色轉型》的演講。他指出,中國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未來仍需面對多重挑戰。凌文院士呼吁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政策引導,推動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國際能源署前署長田中伸男作題為《國際能源與氣候危機下的輸家和贏家》的演講,分享了全球新能源政策的最新動態,指出國家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與合作,以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
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勉榮以《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為題,深入剖析了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發展路徑。他強調,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通過科技創新和政策引導,中國可以在全球新能源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能源經濟系主任宋楓教授發布了題為《以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報告。報告強調,要培育能源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加快從傳統能源向低碳、智能和可持續能源的全面轉型。中國加快形成能源領域的新質生產力,不僅依托技術創新,還通過政策優化和金融支持,確保能源行業在全球低碳經濟轉型中發揮引領作用。報告為能源行業的決策者、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了清晰的行動路徑,并對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需要依托技術創新、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合作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緊迫形勢下,新能源的發展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途徑。
此次分論壇的成功舉辦,彰顯了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引領作用,為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會嘉賓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在新能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