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官
職 稱: 院士,研究員
性 別: 男
電 話: 010-62936940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Email: ygzhu@rcees.ac.cn
簡歷:
朱永官,1967年8月生于浙江桐鄉,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4年3月至2002年1月先后在英國女王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學習和工作,2002年1月回國工作,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籌)籌備組副組長、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與生源要素/污染物的循環與轉化,土壤-植物系統污染的生態和健康效應。200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主要研究成果于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至今已在Science, Nature及其子刊,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國際論文被引用近46000余次,H-index 為111(Web of Science, 截至2023年3月)。
研究方向:
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微生物生態學;
土壤污染與控制。
專家類別:
院士,研究員,杰青
社會任職:
Modern Agriculture、Soil Ecology Letters、及Soil & Environmental Health 雜志主編
獲獎及榮譽:
英國皇家學會特別研究員獎,1994
英國核工程師學會年度最佳論文獎,1998
國家留學回國成就獎,2003
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6
中國科學院“十大杰出青年”,2007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9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2013
福建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20
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李比希獎,2022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大項目(20720102042)“持久性有毒物質在土壤-水稻界面的聯合作用機理研究” 100萬元,2008年1月-2010年12月
- 英國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研究理事會合作項目(BB/F004184/1) “亞洲地區水稻砷污染的遺傳和環境控制因子研究” 2.3萬英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671102)“水稻根表鐵膜形成的微生物學過程及其機理研究”45萬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
- 瑞士洛桑理工學院合作項目:“中國地下水中砷污染與有機物的關聯”15.4萬瑞士法郎,2009年-2012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41430858)“我國典型水稻土胞外呼吸菌多樣性、格局及其元素生物地球化學耦合機制”,360萬,2015.1-2019.12.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B 類)(XDB15000000),“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 21213.69 萬元,2014.07-2019.0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21210008),“流域尺度抗生素環境行為與抗性基因污染特征”, 300萬,2013.1-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41571130063),“城郊關鍵帶元素循環與遺傳信息傳播的生物學機制”,400萬,2016.1-2019.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重點專項項目(2017YFE0107300),“污水處理廠耐藥基因的傳播擴散與控制”, 396萬,2018.01-2020.12
- 王寬誠率先人才計劃盧嘉錫國際團隊, “環境抗生素抗性基因”,300萬,2016.01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42021005),“城市-城郊土壤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環境質量”,1000萬元,2021.01-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32061143015),“農產品抗生素抗性組成及其人類暴露和轉移風險研究”, 200萬,2020.10-2023.0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21936006),土壤-植物系統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傳播機制與健康風險,300萬, 2020.1-202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42090063)“土壤-植物系統中人畜致病菌與ARGs的互作機制”350萬元,2021.01-2025.12
- 農業農村部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崗位(CARS-170211)“土壤酸化消除與地力提升(南方紅黃壤區)”,275萬,2021-2025
代表論著: